1.综合题- (共4题)
1.
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为_________,其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c.1摩尔乙烯基乙炔能与3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_______、_____。

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为_________,其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c.1摩尔乙烯基乙炔能与3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
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_______、_____。
2.
(10分)根据下列变化关系:

请填空:
(1)A物质的名称_____ 。B溶液为_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 )号中标明反应类型。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填空:
(1)A物质的名称_____ 。B溶液为_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 )号中标明反应类型。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B、C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W、K,且W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D、E构成化合物Y,A、B、C、D构成化合物X,且X、Y均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元素D为___________。
(2)Y的电子式为_______;物质W为_______,其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
(3)与E同主族且为第7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为________。
(4)A与C形成的K是生产某种常用肥料的重要原料,写出其被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5)X、Y按1∶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推断元素D为___________。
(2)Y的电子式为_______;物质W为_______,其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
(3)与E同主族且为第7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为________。
(4)A与C形成的K是生产某种常用肥料的重要原料,写出其被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5)X、Y按1∶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校的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已知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E中所装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从分液漏斗中向烧瓶内加入浓硫酸。
(1)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反应完成后,关闭K1,打开K2,将E中的气体注入B中,观察到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开始时关闭K2打开K1,从分液漏斗中向烧瓶内加入浓硫酸。
(1)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反应完成后,关闭K1,打开K2,将E中的气体注入B中,观察到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6题)
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
7.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
A. 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
8.
由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D.易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
9.
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可与6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CH2=CH2 | B.CH3CH=CH2 | C.CH3CH3 | D.CH3CH2CH=CH2 |
10.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 D.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
11.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以下哪种试剂的洗气瓶( )
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
C.溴水,烧碱溶液,浓硫酸 |
D.浓硫酸,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12.
把1 mol甲烷和4mol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到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里,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后,推测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黄绿色逐渐消失
②试管壁上有油珠
③试管内水面上升
④水槽内有少量晶体析出
①黄绿色逐渐消失
②试管壁上有油珠
③试管内水面上升
④水槽内有少量晶体析出
A.只有①③ | B.只有①②③ | C.只有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3.
检验淀粉、蛋白质、葡萄糖溶液,依次可分别使用的试剂和对应的现象正确的是
A.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 |
B.浓硝酸,变黄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 |
C.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碘水,变蓝色;浓硝酸,变黄色 |
D.碘水,变蓝色;新制Cu(OH)2,砖红色沉淀;浓硝酸,变黄色 |
14.
小明上次考试化学没考好,很沮丧。班主任杜老师开导他说:学习化学一是要有兴趣;二是要做好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同时还要对特殊情况适当记忆;三是要重视基础,抓住问题的本质。听了老师的话,小明总结了刚学习过的内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②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
③共价键既可能存在于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④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简单阳离子氧化性一般越弱
⑤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⑦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⑧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①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②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
③共价键既可能存在于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④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简单阳离子氧化性一般越弱
⑤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⑥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
⑦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⑧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A.②③④⑤⑦ | B.②③⑤⑦⑧ | C.①③④⑥⑦ | D.①②④⑤⑥ |
16.
下列实验事实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事实 |
A | H2O的沸点高于H2S | O的非金属性比S强 |
B | 表面积大小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同时插入盐酸中,镁条表面产生气泡快 | 镁的金属性强于铝 |
C | NH3溶于水,能电离出NH4+、OH- | NH3为离子化合物 |
D | HBr的酸性强于HCl的酸性 | Br的非金属性比Cl强 |
A.A | B.B | C.C | D.D |
17.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X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2倍,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原子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Y、Z、M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B.Y与M组成化合物的熔点高于X与M组成的化合物 |
C.X、Z、M的最低价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
D.X的单质与Y、Z的最高价氧化物均能发生置换反应 |
18.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符号 | X | Y | Z | W |
原子半径/pm | 160 | 143 | 70 | 66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5、+3、-3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
C.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
19.
《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酉阳杂俎》一书:“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材料所说“石漆”“石脂水”是石油,在工业上通过石油分馏得到苯和甲烷等 |
B.塑料聚乙烯(PE)的单体可以由石油裂解得到 |
C.聚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 |
D.三大合成材料分别是合金、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
20.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
B.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C.竹炭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新装修房屋内的有害气体 |
D.采用催化转换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x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 |
3.选择题- (共2题)
21.采用A-D中的哪些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
子组成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

22.采用A-D中的哪些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
子组成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和度 ④检验异花传粉的植物杂种F1遗传因

4.填空题- (共1题)
23.
元素①~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画出⑥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在②、③、④、⑤四种元素中,其简单离子半径按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示例:用r(A2-)>r(B-)的形式表示)。
(3)元素②、③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与③同一主族并且在短周期的元素的某种含氧酸可以消毒杀菌,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①与其同族短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1)画出⑥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在②、③、④、⑤四种元素中,其简单离子半径按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示例:用r(A2-)>r(B-)的形式表示)。
(3)元素②、③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与③同一主族并且在短周期的元素的某种含氧酸可以消毒杀菌,写出该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①与其同族短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24.
如图,在试管a中先加入3mL95%的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2mL浓H2S04并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 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①加入浓H2S0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④饱和Na2C0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浓H2S0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④饱和Na2C0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