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火箭班)5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25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

1.推断题(共1题)

1.
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A的产量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中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例如将CO2和H2以1:4或1:3的比例混合,在适当条件下反应,生成H2O的同时可分别获得重要的气态能源物质A和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不必写反应条件)
(2)某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对照实验来证实有机物B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实验I: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在空气中盖上玻璃片。
实验II: 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通入一定量的有机物
A.
实验III:集气瓶中放青色、未熟的水果,瓶底放少量KMnO4 固体。
该三组实验中,水果成熟的先后顺序为     
(3)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B分子中有 个原子共面。
(4)试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丙烯可使溴水褪色
d.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3.
现准确称取0.92g 的有机物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为1.76g,生成的水1.08g。回答下列问题:
(1)则该有机物的元素组成为:______,最简式为________。
(2)根据上述结果能否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请写出该有机物各种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该有机物是上述何种物质(备选试剂:NaOH溶液、石蕊试液、Na、冰醋酸、CaCO3实验仪器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1题)

4.
下列有关化学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乙烷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葡萄糖的最简式:CH2O
D.乙酸的结构式: 
5.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红磷和白磷B.126C和136C
C.C2H4和C3H6D. 和
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B.CH4与C4H10互为同系物
C.金属Na能置换乙醇甲基中的氢生成氢气
D.乙酸在低于16.5℃时,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纯净的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7.
分子式为 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
A.3种B.4种C.5种D.6 种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苯与浓溴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溴苯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9.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②④CH3CH2OH ⑤CH2=CH-COOH
A.①③B.①②⑥C.③④⑤D.②③④⑤
10.
(3分)(2012•山东)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11.
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
A.丁烷B.异丁烷C.新戊烷D.异戊烷
12.
下列变化涉及的反应类型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苯→溴苯B.苯→硝基苯C.苯→环已烷D.乙醇→乙酸乙酯
13.
许多有机物因溶解度、密度的不同可以用水来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用水就可鉴别的是
A.C6H6,C6H14,CCl4B.C6H6,C2H5OH,CCl4
C.C6H6,C2H5OH,CH3COOC2H5D.C6H5NO2,C2H5OH,CH3COOH
14.
已知己烯(C6H12)在常温下为液体,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己烯和己烷

4.实验题(共1题)

15.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备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浓硫酸做吸水剂和______。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按我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①边慢慢加入2 mL浓H2SO4和2mL乙酸;
(2)将试管①固定在铁架上;
(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缓慢加热;
(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a.步骤(1)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