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2.
按照官能团可以给有机物进行分类,下列有机物类别划分正确的是( )
A.![]() |
B.![]() |
C.CH3CH2Br含有溴原子,属于卤代烃 |
D.![]() |
4.
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⑤ | B.④⑥⑦⑧ | C.①④⑥⑦ | D.②③⑤⑧ |
6.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实验 | 结论 |
A. |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
B. |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
C. |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
A.A B.B C.C D.D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加入浓溴水的方法除去苯中混有少量苯酚 |
B.在蒸馏与浓硫酸催化加热制取乙烯的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放置的位置不同 |
C.C2H5Br与NaOH的乙醇溶混合后加热,将所得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若溶液褪色,则证明有乙烯生成 |
D.将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若溶液褪色,证明有乙炔生成 |
10.
下列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提纯工业乙醇(含甲醇、水等杂质)的装置:③ |
B.提纯粗苯甲酸选择装置:②① |
C.提纯粗苯甲酸三个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
D.苯中混有少量苯酚选择装置:④ |
11.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 B.升华 | C.干馏 | D.萃取 |
2.实验题- (共1题)
12.
某校课外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乙炔的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
①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打开开关b将乙炔由c处导出,先通入_____溶液中除杂,后通入KMnO4酸性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乙炔发生了_____反应;将除杂后的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乙炔发生了_____反应。
③为安全起见,点燃乙炔前应_____;在导管口c处点燃乙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该小组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某饱和醇的结构。
①反应前,先对量气管进行第一次读数。反应后,待装置温度冷却到室温,再对量气管进行第二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并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中读数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已知该饱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由上述数据推知该醇的结构简式为_____。

(1)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乙炔的制取及性质验证”实验。
①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打开开关b将乙炔由c处导出,先通入_____溶液中除杂,后通入KMnO4酸性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乙炔发生了_____反应;将除杂后的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乙炔发生了_____反应。
③为安全起见,点燃乙炔前应_____;在导管口c处点燃乙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该小组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某饱和醇的结构。
①反应前,先对量气管进行第一次读数。反应后,待装置温度冷却到室温,再对量气管进行第二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并使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中读数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 饱和醇的质量 | 金属钠的质量 | 量气管第一次读数 | 量气管第二次读数 |
① | 0.62g | 5.0g(足量) | 40mL | 264mL |
② | 0.31g | 2.5g(足量) | 40mL | 152mL |
已知该饱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由上述数据推知该醇的结构简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