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亚磷酸主要用作尼龙增白剂,电解Na2HPO3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示意图如图(其中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4H++O2↑ |
B.产品室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PO32-+2H+=H3PO3 |
C.原料室中Na+浓度保持不变 |
D.阴极室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 |
4.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活活性,香豆素-3-羧酸可由水杨醛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杨醛分子中有三种官能团 |
B.中间体X易溶于水 |
C.香豆素-3-羧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lmol水杨醛最多能与3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5.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
6.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布袋购物、以步代车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
B.饮用水中矿物质的含量越高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
D.采用光触媒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 |
2.填空题- (共2题)
7.
Ⅰ.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氢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_____(填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的烃有_____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填写字母)。
(4)写出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G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写出除杂的试剂或方法:

(1)常温下含氢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_____(填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的烃有_____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填写字母)。
(4)写出实验室制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G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写出除杂的试剂或方法:
| 试剂 | 方 法 |
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 | ____________。 | 洗气 |
苯中混有少量甲苯 | ____________。 | 分液 |
乙醇中混有少量水 | CaO | _______。 |
8.
铁、铜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填晶体类型).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 .Fe(CO)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Fe(CO)x(s)
Fe(s)+ xCO(g)。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由此判断该反应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为 。
(3)写出CO的一种常见等电子体分子的结构式______;两者相比较沸点较高的为______(填化学式).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S、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

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②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 。
(5)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附图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②已知铜和M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M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共价”)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中铜原子和M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pm(只写计算式)。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填晶体类型).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 .Fe(CO)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Fe(CO)x(s)

(3)写出CO的一种常见等电子体分子的结构式______;两者相比较沸点较高的为______(填化学式).CN-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S、N、O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

①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②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 。
(5)某M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M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附图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②已知铜和M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M形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离子”、“共价”)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

3.实验题- (共1题)
9.
(15分)甲苯(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用于生产苯甲醛(
) 、 苯甲酸(
)等产品。下表列出了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请回答: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者互溶。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实验时先在三颈瓶中加入0.5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加入15mL冰醋酸(作为溶剂)和2mL甲苯,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2mL过氧化氢,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
(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原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____________________。(原 子利用率= (期望产物的总质量/全部反应物的总质量) ×100%)
(3)经测定,反应温度升高时,甲苯的转化率逐渐增大,但温度过高时,苯甲醛的产量却有所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还应经过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等操作,才能得到苯甲醛粗产品。
(5)实验中加入过量过氧化氢且反应时间较长,会使苯甲醛产品中产生较多的苯甲酸。
①若想从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离出苯甲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 (按步骤顺序填字母)。a.对混合液进行分液 b.过滤、洗涤、干燥
c.水层中加入盐酸调节pH=2 d.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振荡
②若对实验①中获得的苯甲酸产品进行纯度测定,可称取2.500g产品,溶于200mL乙醇配成溶液,量取所得的乙醇溶液20.00mL于锥形瓶,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然后用预先配好的0.1000mol/L KOH标准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KOH溶液18.00mL。产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 122.0)



名称 | 性状 | 熔点 (℃) | 沸点 (℃) | 相对密度(ρ水=1g/cm3) | 溶解性 | |
水 | 乙醇 | |||||
甲苯 | X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 -95 | 110.6 | 0.8660 | 不溶 | 互溶 |
苯甲醛 | 无色液体 | -26 | 179 | 1.0440 | 微溶 | 互溶 |
苯甲酸 |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 122.1 | 249 | 1.2659 | 微溶 | 易溶 |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者互溶。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实验时先在三颈瓶中加入0.5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加入15mL冰醋酸(作为溶剂)和2mL甲苯,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2mL过氧化氢,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
(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原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____________________。(原 子利用率= (期望产物的总质量/全部反应物的总质量) ×100%)
(3)经测定,反应温度升高时,甲苯的转化率逐渐增大,但温度过高时,苯甲醛的产量却有所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还应经过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等操作,才能得到苯甲醛粗产品。
(5)实验中加入过量过氧化氢且反应时间较长,会使苯甲醛产品中产生较多的苯甲酸。
①若想从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离出苯甲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 (按步骤顺序填字母)。a.对混合液进行分液 b.过滤、洗涤、干燥
c.水层中加入盐酸调节pH=2 d.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振荡
②若对实验①中获得的苯甲酸产品进行纯度测定,可称取2.500g产品,溶于200mL乙醇配成溶液,量取所得的乙醇溶液20.00mL于锥形瓶,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然后用预先配好的0.1000mol/L KOH标准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KOH溶液18.00mL。产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 122.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