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由环己烷可制得1,4-环己二醇,下列有7步反应(其中无机产物都已略去),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⑥所用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述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⑥所用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5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2=CH-CH3可形成顺反异构 |
B.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乙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反应类型不同 |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 |
8.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酚类化合物有毒,不能用于杀菌消毒 |
B.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 |
C.部分卤代烃可用作灭火剂 |
D.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用于防腐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和淀粉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 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
B.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
C.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D.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
10.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氧化和加聚反应 |
B.该物质分子中最多可以有11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D.1 mol该物质完全氧化最多可消耗13 mol氧气 |
11.
绿藻的胶质中分离出一种有机化合物(用A表示),结构如图所示,A对人体无害,可用于新鲜食品中对脂肪酶进行抑制来保持风味,也可外用使伤口快速愈合。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1H26O6 |
B.该物质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
C.1 mol 该物质最多能消耗5 mol H2和3 mol NaOH |
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
12.
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1;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 B.原子半径:③>②>① |
C.电负性:③< ②< ① |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
13.
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有7个σ键和1个π键 |
B.丙烯分子中有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
C.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面上 |
D.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
14.
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NaCl晶体(图甲)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 该气态团簇分子(图乙)的分子式为EF或FE
C. 在CO2晶体(图丙)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
D. 在碘晶体(图丁)中,碘分子的排列有两种不同的方向


A. 在NaCl晶体(图甲)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 该气态团簇分子(图乙)的分子式为EF或FE
C. 在CO2晶体(图丙)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
D. 在碘晶体(图丁)中,碘分子的排列有两种不同的方向
16.
下列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加热至170 ℃,可制得乙烯 |
B.只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加热)可将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液体区别出来 |
C.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
D.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不能用来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 |
3.填空题- (共1题)
17.
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酸性有机饮料,其主要成分是苹果酸。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苹果醋提纯后得到苹果酸,其结构简式为
。
(1)苹果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酸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3)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_______ mol H2。
(4)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可产生_______mol CO2。
(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6)苹果酸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取代反应
(7)一定条件下,2 mol苹果酸发生反应,生成1 mol含有八元环的化合物和2 mol 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该苹果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填写其中一种)。
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够与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③能够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④分子中同一碳原子上不存在两个—OH基;
⑤1 mol该酸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 mol H2。

(1)苹果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酸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3)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_______ mol H2。
(4)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可产生_______mol CO2。
(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6)苹果酸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消去反应 ⑥取代反应
(7)一定条件下,2 mol苹果酸发生反应,生成1 mol含有八元环的化合物和2 mol 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该苹果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填写其中一种)。
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够与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③能够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④分子中同一碳原子上不存在两个—OH基;
⑤1 mol该酸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5 mol H2。
4.实验题- (共1题)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酸乙酯合成和分离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的名称________,图中起冷凝回流作用的是______(填a、b、c、d、e)。
(3)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0.5h加热反应后,将反应装置c中粗产品转移至d中进行蒸馏。
根据上表分析,蒸馏后得到的乙酸乙酯中,最有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杂质。

(1)写出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b的名称________,图中起冷凝回流作用的是______(填a、b、c、d、e)。
(3)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0.5h加热反应后,将反应装置c中粗产品转移至d中进行蒸馏。
物质 | 98.3%浓硫酸 | 乙酸乙酯 | 乙酸 | 乙醇 | 乙醚 | 水 |
沸点 | 338℃, | 77.1℃ | 118℃ | 78.5℃ | 34.6℃ | 100℃ |
根据上表分析,蒸馏后得到的乙酸乙酯中,最有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杂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