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纳米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纳米级Fe粉表面积大,具有超强的磁性,高效催化性等优良的性质。
I、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Fe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将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制得无水Fe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要文字描述)。
(3)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甲同学用如图甲装置所示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乙同学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4)甲装置中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固体产物为FeO。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用简要文字描述)。
(7)丁同学称取5.60gFe粉,用乙装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6.88g,则丁同学实验后的固体物质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I、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Fe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将FeCl2·nH2O固体加热脱水制得无水Fe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要文字描述)。
(3)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甲同学用如图甲装置所示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乙同学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4)甲装置中纳米级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I |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X(假定为均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
II | 向实验I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
根据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固体产物为FeO。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用简要文字描述)。
(7)丁同学称取5.60gFe粉,用乙装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6.88g,则丁同学实验后的固体物质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单选题- (共10题)
2.
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膜片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
B.碳膜片与石墨的结构相同 |
C.碳膜片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
3.
2017年1月,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教授团队成功合成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全氮阴离子化学式为N5-。下列关于全氮阴离子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N5-含有26个电子 |
B.N5-的摩尔质量为71g·mol-1 |
C.全氮阴离子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D.全氮阴离子盐可能属于电解质,也可能属于非电解质 |
5.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朝·《竹林七贤与启荣期》砖画的砖块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
B.《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该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
C.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 |
D.《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硝酸钾的化学性质 |
6.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32-、SO32-、Al3+、I-、Mg2+、Na+7种离子中的某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已知:5Cl2+I2+6H2O=10HCl+2HIO3
据此可以判断:该溶液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
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泡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
已知:5Cl2+I2+6H2O=10HCl+2HIO3
据此可以判断:该溶液肯定不存在的离子组是
A.Al3+、Mg2+、SO32- | B.Mg2+、CO32-、I- |
C.Al3+、SO32-、I- | D.Al3+、Br-、SO32- |
7.
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 |
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 |
8.
2013年3月,黄浦江上游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相关自来水厂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水质处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活性炭可吸附水中小颗粒,净化水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
B.加臭氧对水进行消毒,利用了臭氧的氧化性 |
C.用细菌与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属于生物法 |
D.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 |
9.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 |
B.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 |
D.锅炉中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 |
10.
将燃煤排放的含有SO2的烟气通入海水(主要含Na+、K+、Ca2+、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进行脱硫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海水显酸性 |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SO2+2H2O+O2=4H++2SO42- |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只有SO42-数量发生了变化 |
D.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CaSO4含量最高 |
11.
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新方法,以减少污染,防止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是( )
A.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uSO4,并用少量品红溶液吸收尾气 |
B.将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
C.用CCl4完成萃取操作实验时,将溴水改成碘水 |
D.将Zn和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倒入水槽后再清洗玻璃仪器 |
3.选择题- (共2题)
4.实验题- (共2题)
14.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 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20 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 mL CCl4,盖好玻璃塞(如图),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再装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d。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C装置发挥更好的作用,可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 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20 mL E中溶液,倒入已检查完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 mL CCl4,盖好玻璃塞(如图),振荡,静置于铁架台上,等分层后取上层液和下层液,呈黄绿色的是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再装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_(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5)在A、B、C、D、E装置中有一处需要改进,说明需要改进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方框中画出改进后的装置图。
15.
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配制KMnO4标准溶液)如图所示是配制50 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2)其中确定50 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_____(填名称)。
(3)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 mol/L 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 mL KMnO4溶液。
(4)已知草酸跟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x++10CO2↑+8H2O,则方程式中的x=______。
(5)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_____mg/cm3。
(配制KMnO4标准溶液)如图所示是配制50 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2)其中确定50 mL溶液体积的容器是______(填名称)。
(3)如果用图示的操作配制溶液,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 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再用0.020 mol/L KMnO4溶液滴定,使草酸转化成CO2逸出,这时共消耗12.00 mL KMnO4溶液。
(4)已知草酸跟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x++10CO2↑+8H2O,则方程式中的x=______。
(5)经过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为_____mg/cm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