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E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A的属于酚类的同分异构体共_____种(不包括A);
(2)由A制备B的过程中有少量副产物F,它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由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也可为__________;
(4)写出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
(5)写出以邻甲基苯酚(
)、环氧乙烷(
)和乙醇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2C=CH2 → CH3CH2Br → CH3CH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A的属于酚类的同分异构体共_____种(不包括A);
(2)由A制备B的过程中有少量副产物F,它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由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也可为__________;
(4)写出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
(5)写出以邻甲基苯酚(



H2C=CH2 → CH3CH2Br → CH3CH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前四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质子数等于周期数,B与C的 P轨道均有三个成单电子,D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E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内层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C和D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DO32-中D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A、D和氧元素组成的液态化合物A2DO4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
(3)结构式为A—B=B—A的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比为________;B2分子和NO+离子互为等离子体,则N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4)向EDO4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产物中阳离子的配体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D(黑球)和E(白球)形成某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的晶胞边长为516Pm,则黑球和白球之间最近距离为________pm(精确到0.1,已知
=1.732)若ED中D2-被O2-代替,形成的晶体只能采取NaCl型堆积,试从晶体结构分析其不同及原因__________。
(1)基态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C和D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DO32-中D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A、D和氧元素组成的液态化合物A2DO4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
(3)结构式为A—B=B—A的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比为________;B2分子和NO+离子互为等离子体,则N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4)向EDO4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产物中阳离子的配体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D(黑球)和E(白球)形成某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的晶胞边长为516Pm,则黑球和白球之间最近距离为________pm(精确到0.1,已知


3.
NiSO4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有毒。主要用于电镀工业,也是金属镍离子的来源。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1)NiSO4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滤液Ⅱ中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滤液ⅡpH的目的是除去Fe3+,原理是Fe3++3H2O
Fe(OH)3+3H+,已知25℃时Ksp[Fe(OH)3]=2.8×10﹣39,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设计实验证明Fe3+已除净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得到NiCO3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5)从d(NiSO4溶液)经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可得到NiSO4·6H2O晶体;
(6)为了提高产率,分离得到NiSO4·6H2O后剩余液体要循环使用,则应该回流到流程中的______位置(填a、b、c、d)。

(1)NiSO4水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滤液Ⅱ中加入H2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滤液ⅡpH的目的是除去Fe3+,原理是Fe3++3H2O

(4)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Na2CO3过滤后得到NiCO3固体,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5)从d(NiSO4溶液)经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可得到NiSO4·6H2O晶体;
(6)为了提高产率,分离得到NiSO4·6H2O后剩余液体要循环使用,则应该回流到流程中的______位置(填a、b、c、d)。
3.单选题- (共4题)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和由乙醇生成乙烯的反应类型相同 |
B.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3-氯丙烯 |
C.硫酸铵和硝酸铅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
6.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 |
B.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
D.造纸工艺中使用明矾,会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 |
7.
短周期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D原子的质子数是其M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有5种正价,与B可形成6种化合物
B. 工业上常通过电解熔融态C2B3的方法来获得C的单质
C. 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E>A>B>C
D. D、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每种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e-稳定结构

A. A有5种正价,与B可形成6种化合物
B. 工业上常通过电解熔融态C2B3的方法来获得C的单质
C. 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E>A>B>C
D. D、E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每种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8e-稳定结构
4.实验题- (共1题)
8.
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加试剂。_________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加试剂。_________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字母)。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有哪些事实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