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甲醇(CH3OH)是重要的溶剂和替代燃料,工业常以CO和H2的混合气体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备甲醇。
(1)甲醇与乙醇互为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时,甲醇与同物质的量的汽油(设平均组成为C8H18)消耗O2量之比为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水煤气法”获得CO和H2,其反应原理如下:
C(s) + H2O(g)
CO(g) + H2(g) CO(g) + H2O(g)
CO2(g) + H2(g)
某水煤气样品中含0.2LCO、0.5LCO2,则该样品中含H2__________L。
(3)工业上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获得H2,其中节能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A. 高温分解水制取H2:2H2O
2H2↑+ O2↑
B. 电解水制取H2:2H2O
2H2↑+ O2↑
C. 甲烷与水反应制取H2:CH4 + H2O
3H2 + CO
D. 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H2:2H2O
2H2↑+ O2↑
(4)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测得CO和CH3OH(g)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mol·(L·min)—1。
反应前后容器的压强比为__________,平衡时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② 能够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选项)。
A.CO、H2和CH3OH三种物质的浓度相等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D.相同时间内消耗1 mol CO,同时消耗1 mol CH3OH
(5)为使合成甲醇原料的原子利用率达100%,实际生产中制备水煤气时还使用CH4,则生产投料时,n(C)∶n(H2O)∶n(CH4)=__________。
(6)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是现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电一次。假定放电过程中,甲醇完全氧化产生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生成CO
。写出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电池中放电过程中溶液pH将_____(填“下降”、“上升”或“不变”)。
(1)甲醇与乙醇互为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时,甲醇与同物质的量的汽油(设平均组成为C8H18)消耗O2量之比为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水煤气法”获得CO和H2,其反应原理如下:
C(s) + H2O(g)


某水煤气样品中含0.2LCO、0.5LCO2,则该样品中含H2__________L。
(3)工业上还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获得H2,其中节能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A. 高温分解水制取H2:2H2O

B. 电解水制取H2:2H2O

C. 甲烷与水反应制取H2:CH4 + H2O

D. 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H2:2H2O

(4)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①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mol·(L·min)—1。
反应前后容器的压强比为__________,平衡时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② 能够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选项)。
A.CO、H2和CH3OH三种物质的浓度相等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D.相同时间内消耗1 mol CO,同时消耗1 mol CH3OH
(5)为使合成甲醇原料的原子利用率达100%,实际生产中制备水煤气时还使用CH4,则生产投料时,n(C)∶n(H2O)∶n(CH4)=__________。
(6)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是现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电一次。假定放电过程中,甲醇完全氧化产生二氧化碳被充分吸收生成CO

2.
Ⅰ、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方法”栏中,选择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Ⅱ、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A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请写出A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III 、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 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原子个数的5倍。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2)A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
(3)A还有另一类酯类同分异构体,该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写出符合该条件的酯的结构简式(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 实验要求 | 答案 | 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方法 |
a | 检验乙酸是否具有酸性 | ____ | 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
b | 检验植物油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 ____ | B.紫色石蕊试液 |
c | 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 ____ | C.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
d |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____ | D.溴水 |
Ⅱ、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A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请写出A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III 、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 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原子个数的5倍。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2)A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
(3)A还有另一类酯类同分异构体,该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写出符合该条件的酯的结构简式(2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Ⅰ、前20号元素A、B、C、D,其中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D2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____ > ____;
(5)C、D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C______D (填:>、=、<);
(6)B的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填选项)。
A、只含离子键 B、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健
C、只含有共价键 D、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Ⅱ、利用下图装置来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即可证明。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尚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2)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将观察到C中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但老师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酸性强弱关系为碳酸>硅酸,因此应在B、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__________的洗气装置(选填下列字母)
A.浓盐酸 B.浓NaOH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1)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D2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与最简单的有机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____ > ____;
(5)C、D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C______D (填:>、=、<);
(6)B的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填选项)。
A、只含离子键 B、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健
C、只含有共价键 D、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Ⅱ、利用下图装置来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在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即可证明。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此装置尚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2)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将观察到C中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但老师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酸性强弱关系为碳酸>硅酸,因此应在B、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__________的洗气装置(选填下列字母)
A.浓盐酸 B.浓NaOH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4.
Ⅰ、已知苯与液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某校学生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过一会儿,在Ⅲ中可能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2)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烧杯Ⅰ中盛装的溶液为___________,结束后关闭K1,打开K2,,使装置Ⅰ中的溶液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苯与溴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达)
Ⅱ、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______,③ ________;过程②中还可以选择一种绿色氧化剂_____________代替氯气。写出该氧化剂与含碘离子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A 甲苯、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乙酸 D 汽油、甘油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过一会儿,在Ⅲ中可能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2)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烧杯Ⅰ中盛装的溶液为___________,结束后关闭K1,打开K2,,使装置Ⅰ中的溶液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苯与溴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达)
Ⅱ、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______,③ ________;过程②中还可以选择一种绿色氧化剂_____________代替氯气。写出该氧化剂与含碘离子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A 甲苯、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乙酸 D 汽油、甘油
2.单选题- (共16题)
5.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该电池在放电时的反应如下:Pb (s)+ PbO2(s) +2H2SO4(aq)
2PbSO4(s) +2H2O(l),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bO2是电池的负极 | B.铅蓄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SO42-(aq)–2e – = PbSO4(s) |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
6.
莽草酸因可以作为合成达菲(抗病毒和抗癌药)的中间体而受到重视,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
B.可发生取代、加成及氧化反应 |
C.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 |
D.该物质1mol与足量的钠反应,能产生44.8 L氢气 |
7.
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丙烷的2氯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 |
B.C8H10中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
C.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
D.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1种一氯代烃 |
8.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
C.在浓硫酸作用下,苯在55℃左右与浓硝酸的反应;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
9.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 B.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
C.能发生银镜反应 | 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 |
11.
下列关于苯和甲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C3H7取代得到的有机物结构共有3种 |
B.等质量的苯和甲苯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均相同 |
C.苯的二溴代物有三种,则四溴代物有三种 |
D.间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可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 |
1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 |
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
C.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
13.
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30项应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C2H4 | C2H6 | C2H6O | C2H4O2 | C3H6 | C3H8 | C3H8O | C3H6O2 | C4H8 | C4H10 |
A.C8H18 | B.C8H16O2 | C.C9H20 | D.C9H20O |
14.
“神十”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是以聚酯玻璃钢为原料。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物质可以在引发剂作用下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1mol乙物质可与2mol钠完全反应生成1mol氢气 |
C.丙物质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
15.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淀粉、油脂等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B.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 |
C.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D.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
16.
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再加热 ⑥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再加热 ⑥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
A.①④②⑥③⑤ | B.①④②③⑤⑥ |
C.①②④⑤③⑥ | D.①⑤②⑥④③ |
17.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及粒子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A.稳定性H2S>HCl>HBr>HI | B.酸性HF>HCl>HBr>HI |
C.酸性HClO4>H2SO4>H2CO3>HClO4 | D.离子半径Na+>F->O2->N3- |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