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21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0

1.综合题(共2题)

1.
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备 NH4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实验过程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___。
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NH4Cl产品中氮的含量,设计了如图装置,并进行了讨论。

甲同学: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的NH4Cl产品的含氮量可能偏高,因为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要足量并充分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称取13.5gNH4Cl产品,测得实验后B装置增重3.4g。则该化肥含氮量为___________。
2.
利用化学原理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
(一)染料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的NO,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铝粉除去(加热处理后的废水会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除去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元素的回收与再利用工艺如下(硫酸浸取液中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Fe2、Al3、Ca2、Mg2):

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Fe3
Fe2
Mg2
Al3
Cu2
Cr3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7.0


4.7

沉淀完全时的pH
3.2
9.0
11.1
8
6.7
9(>9溶解)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至少写一条)。
(2)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调pH=8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填Fe3、Fe2、Al3、Ca2、Mg2)。
(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为MnnNaR―→MRnnNa,被交换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_(填Fe3、Fe2、Al3、Ca2、Mg2)。
(5)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
Na2Cr2O7SO2H2O===Cr(OH)(H2O)5SO4Na2SO4
每生成1 mol Cr(OH)(H2O)5SO4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三)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常用FeCl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 mol·L-1,请参照上表给出的数据和提供的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 和Fe2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提供的药品:Cl2、浓H2SO4、NaOH溶液、CuO、Cu)。

2.推断题(共1题)

3.
某溶液由Na+、Cu2+、Ba2+、Fe3+、AlO2、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其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③向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④向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为检验该离子是否存在,应补充的实验为(写出实验过程):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2题)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C.1 mol甲基的电子数目为10NA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
5.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B.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C.分离乙醇、乙酸
D.除去杂质气体CO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