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196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5

1.综合题(共4题)

1.
Ni2O3主要用作陶瓷、搪瓷和玻璃的着色剂,也可用于镍粉的制造。以镍粉废料为原料制备Ni2O3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i2O3中N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高“酸浸”、“酸溶”速率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H2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工艺中分步加入Na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应控制加入NaClO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溶液C可溶解铜片,例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中的主要微粒(不考虑H2O、H+、K+、I-)_____________。
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已知: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2+NO+2NaOH=2NaN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硝酸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的实验现象为淡黄色固体变为白色,其反应为Na2O2+2NO22NaNO3,该实验证明N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性。
(4)丁装置证明NO2具有氧化性,其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戊中通入空气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证明装置丁的试管C中发生反应后的某种产物具有氧化性,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为_________。
(7)该小组同学用酸性KMnO4溶液可测定反应后装置戊中NaNO2的含量(其他物质不与反应)。用___________(填写“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取a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定装置戊中反应后的溶液V2mL,消耗酸性KMnO4溶液V1mL,则反应后装置戊中NaNO2的含量为__________g/mL。
4.
SO2属于严重大气污染物,不能直接排放在空气中,其两种处理方法如下:
 
已知:①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8×105
②相关物质的Ksp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1工艺中利用了SO2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性质)。用过氧化氢也能氧化NH4HSO3溶液为铵盐溶液,过氧化氢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将所得铵盐溶液变为无水铵盐的方法为__________。
(2)方法2生产工艺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2中为检验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取分离后的H2SO4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至充分反应,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分离效果较好。
(4)某含有大量氯化银沉淀的悬浊液中c(Cl)=0.36 mol·L1,加入等体积的溴化钠溶液,若要产生溴化银沉淀,加入的溴化钠溶液的最小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1
(5)氨水是一种重要的弱电解质,常温下,向0.1 mol/L氨水中加入少许NH4NO3,使溶液中c(NH3·H2O):c(NH4)=5 :9,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5.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R最高价相同
B.原子半径:W>R>Z>X>Y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D.R、W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6.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P、Q分别位于三个周期,X与Z、Y与P分别位于同主族,Z与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Q>P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P
C.简单离子的半径:Z>Y>X
D.X、Y、Z、P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7.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含有Y元素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在溶液中能反应生成沉淀,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5,X的氢化物分子式为X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W的阴离子半径大于硫离子半径
C.含有W元素的酸都有漂白性
D.室温下,含Y元素的阳离子与任何碱反应可转化为含有Y元素的阴离子
8.
中学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Y和M位于同主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这五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Q。取一定量Q溶于蒸馏水得到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的离子半径:M>Y>Z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Z
D.由R、X、Y、M四种元素只组成一种盐
9.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固定装置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中盛放的药品可以是碳酸氢铵
B.装置C的右端可看到红棕色气体
C.若装置B中药品足量,则装置D生成的溶液可溶解铜粉
D.该装置可能引起倒吸,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0.
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
B.“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C.“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
D.“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多选题(共1题)

11.
下图是部分矿物资源的利用及产品流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冶炼铝时产生副产物不处理可导致温室效应
B.上述生产过程既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又涉及非氧化还原反应
C.黄铜矿冶铜时,将矿石粉碎以提高生产效率
D.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过滤、分馏的方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6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