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用加入适量NaCl溶液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
B.用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
C.向某无色溶液中仅加入AgNO3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Cl- |
D.先后滴加石蕊试液和BaCl2溶液,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溶液鉴别开 |
5.
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直接放在托盘上的滤纸上 |
B.容量瓶用于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但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 |
C.保存汽油和苯等有机溶剂应选用细口瓶和橡胶塞 |
D.用托盘天平称取11.72g食盐 |
6.
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气体能还原灼热的氧化铜,则该气体一定为H2 |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向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Ba2+ |
D.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
7.
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蒸馏 | B.分液 | C.过滤 | D.蒸发 |
2.实验题- (共3题)
8.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把有关试剂和操作的字母标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1)除去氧化铜中少量铜(________)
(2)除去碳酸钙晶体中少量氯化钠(_________)
(3)除去氯化钙固体中少量碳酸钙(________)
(4)分离汽油和水(________)
(5)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的食盐(________)
(6)从溴水中提取得到溴单质(________)
A.蒸馏 | B.结晶法 | C.加适量水,过滤 | D.在空气中加热(或灼烧) | E.加适量盐酸,蒸发 | F.萃取分液 | G.分液 |
(2)除去碳酸钙晶体中少量氯化钠(_________)
(3)除去氯化钙固体中少量碳酸钙(________)
(4)分离汽油和水(________)
(5)除去硝酸钾固体中少量的食盐(________)
(6)从溴水中提取得到溴单质(________)
9.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根据标签上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取任意体积的该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会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选填相应字母编号)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的稀硫酸。
①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该实验中除了量筒、玻璃棒和烧杯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后面横线选择填写相应字母标号A、偏高;B、偏低;C、无影响)
I、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凹液面读数_________
II、转移时容量瓶中已经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Ⅳ、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____

(1)取任意体积的该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会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选填相应字母编号)
A.溶液密度 |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C.溶液的质量分数 | D.溶质的物质的量 |
①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该实验中除了量筒、玻璃棒和烧杯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后面横线选择填写相应字母标号A、偏高;B、偏低;C、无影响)
I、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凹液面读数_________
II、转移时容量瓶中已经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__
Ⅳ、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____
10.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某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再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实验操作①的名称:__________。
(2)用于灼烧海带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坩埚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苯(沸点80℃) B.四氯化碳(沸点76.8℃)
C.酒精(沸点 78℃) D.裂化汽油(易与碘反应)
(4)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H.静置、分层。
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如图是利用水浴加热的方式进行蒸馏的实验装置,其中错误的有_________处。(碘的沸点184.3℃)

(6)该实验进行蒸馏时,使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里聚集。

(1)实验操作①的名称:__________。
(2)用于灼烧海带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坩埚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
A.苯(沸点80℃) B.四氯化碳(沸点76.8℃)
C.酒精(沸点 78℃) D.裂化汽油(易与碘反应)
(4)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A.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
B.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
C.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
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如图是利用水浴加热的方式进行蒸馏的实验装置,其中错误的有_________处。(碘的沸点184.3℃)

(6)该实验进行蒸馏时,使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里聚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