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镁铝合金6.3 g完全溶于稀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L(标准状况下)NO气体,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1mol.L-1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8.7 g | B.7.8 g | C.16.5 g | D.4.0g |
2.
下表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纯碱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 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
B |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 的SO ![]() |
C |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 |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
D |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 结合H+的能力:CO![]() ![]() |
A.A | B.B | C.C | D.D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 |
B.溶液的稳定性决定了大气污染的长期性。 |
C.利用二氧化硅的导电性制成光导纤维 |
D.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 |
2.选择题- (共2题)
3.实验题- (共2题)
6.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MgO、Al2O3、Fe2O3等杂质,下图所示是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K2Cr2O7)的工艺流程。

已知1:物质的溶解度(g/100g水)
已知2:①焙烧时有Na2CrO4、 Fe2O3 、NaAlO2等生成。
②Cr2O72- + H2O
2CrO42- + 2H+ ;
③Cr2O7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回答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了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加热、研磨或_______________等(要求写一条)。
(2)固体b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要检测酸化操作中溶液的pH是否等于4.5,应该使用_______(填写仪器或用品名称)。
(4)酸化步骤用醋酸调节溶液的pH﹤5,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盐酸调节溶液p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I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写出焙烧时生成NaA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1:物质的溶解度(g/100g水)
物质 | 0℃ | 40℃ | 80℃ |
KCl | 28.0 | 40.1 | 51.3 |
NaCl | 35.7 | 36.4 | 38.0 |
K2Cr2O7 | 4.7 | 26.3 | 73.0 |
Na2Cr2O7 | 163.0 | 215.0 | 376.0 |
已知2:①焙烧时有Na2CrO4、 Fe2O3 、NaAlO2等生成。
②Cr2O72- + H2O

③Cr2O7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回答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了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加热、研磨或_______________等(要求写一条)。
(2)固体b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要检测酸化操作中溶液的pH是否等于4.5,应该使用_______(填写仪器或用品名称)。
(4)酸化步骤用醋酸调节溶液的pH﹤5,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盐酸调节溶液p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I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写出焙烧时生成NaA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7.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实验步骤与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向A中加入5 mL浓硫酸,打开K,将铜丝伸入浓硫酸中,给A处加热,观察到B中品红溶液褪色,再关闭K。
②实验观察到A中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液面上方产生大量白雾,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白色固体出现,拉出铜丝,停止加热。
将回答下列问题:
(1)C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3)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净后伸入到稀硫酸中,铜丝变亮、溶液变蓝。写出A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出C中的上层液体,滴加过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分离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与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向A中加入5 mL浓硫酸,打开K,将铜丝伸入浓硫酸中,给A处加热,观察到B中品红溶液褪色,再关闭K。
②实验观察到A中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液面上方产生大量白雾,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白色固体出现,拉出铜丝,停止加热。
将回答下列问题:
(1)C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A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
B.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有SO2生成 |
C.C中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2,也可以改为澄清石灰水 |
D.为确认A中白色固体是CuSO4,可向A中加入水,观察颜色变化。 |
(4)分离出C中的上层液体,滴加过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分离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