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工厂用刻蚀印刷电路板产生的碱性废液[含较多[Cu(NH3)4]2+及少量Cu2+、NH4+、NH3和Cl-]制备硫酸铜晶体,流程如下:

(1)通过“中和、沉淀和过滤”可得碱式氯化铜[Cu(OH)Cl]固体,请将生成该固体的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Cu(NH3)4]2+ +________________。
(2)制备Cu(OH)Cl沉淀时,溶液的pH对铜元素含量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①若要提高Cu(OH)Cl沉淀的量,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5.2 B. 5.2~5.8 C. >5.8
②pH< 5.2 时,随pH减小,溶液中铜元素含量增大,其原因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
(3) “化浆、酸化"过程可得到硫酸铜粗品,发生的反应为Cu(OH)Cl+ 4H2O+ H2SO4= CuSO4·5H2O+ HCl。则硫酸铜粗品中,含铜元素的杂质为__________,检验样品中含有该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硫酸铜粗品,加入适量水使其充分溶解,__________。
(4)硫酸铜粗品还需要通过重结晶法进行提纯,具体操作是:将粗晶体溶解于热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搅拌,冷却,过滤并洗涤,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铜晶体。加入乙醇能够提高硫酸铜的产率,从溶解性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通过“中和、沉淀和过滤”可得碱式氯化铜[Cu(OH)Cl]固体,请将生成该固体的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Cu(NH3)4]2+ +________________。
(2)制备Cu(OH)Cl沉淀时,溶液的pH对铜元素含量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①若要提高Cu(OH)Cl沉淀的量,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5.2 B. 5.2~5.8 C. >5.8
②pH< 5.2 时,随pH减小,溶液中铜元素含量增大,其原因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
(3) “化浆、酸化"过程可得到硫酸铜粗品,发生的反应为Cu(OH)Cl+ 4H2O+ H2SO4= CuSO4·5H2O+ HCl。则硫酸铜粗品中,含铜元素的杂质为__________,检验样品中含有该杂质的方法是:取少量硫酸铜粗品,加入适量水使其充分溶解,__________。
(4)硫酸铜粗品还需要通过重结晶法进行提纯,具体操作是:将粗晶体溶解于热水中形成饱和溶液,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搅拌,冷却,过滤并洗涤,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铜晶体。加入乙醇能够提高硫酸铜的产率,从溶解性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2.
①~⑥是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的元素,它们的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主要化合价 | +1 | +1 | +2 | -2 | -1 | -1、+7 |
原子半径/nrn | 0.152 | 0.186 | 0.160 | 0.074 | 0.071 | 0.09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单质加热时能与氧气化合 | B.②的单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 |
C.③与⑥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 D.非金属性④>⑤ |
3.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钫的两种核素:221Fr比223Fr少2个质子 |
B.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r(Na+)< r(Mg2+)<r(Al3+) |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容易 |
D.通常可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
4.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够达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A | 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
B |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强于I2 |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未见溶液变蓝;再加入10%的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蓝色 |
C | 证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 将浓盐酸滴入碳酸钠固体中,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玻璃的试管中,出现浑浊 |
D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
A.A | B.B | C.C | D.D |
5.
“一带一路”贸易使国外的特色产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的材料类型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泰国银饰 | ![]() 埃及棉制品 | ![]() 捷克水晶饰品 | ![]() 土耳其彩瓷 |
金属材料 | 天然高分子材料 | 合成高分子材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A.A | B.B | C.C | D.D |
3.填空题- (共1题)
6.
A、D、E、W是中学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D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D、E位于同周期,A、D、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W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W会导致贫血症状。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下列事实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
a.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弱于Mg(OH)2
b. 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F
c. WE3的溶液可用于刻蚀铜制的印刷电路板
(3)E的单质可以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单质,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①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D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家用“管道通”的有效成分是烧碱和D的单质,使用时需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W的单质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3-,使其转换为NH4+,同时生成有磁性的W的氧化物X,再进行后续处理。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下列事实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
a.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弱于Mg(OH)2
b. 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F
c. WE3的溶液可用于刻蚀铜制的印刷电路板
(3)E的单质可以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单质,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①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备D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家用“管道通”的有效成分是烧碱和D的单质,使用时需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W的单质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3-,使其转换为NH4+,同时生成有磁性的W的氧化物X,再进行后续处理。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