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2.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 B.④①②⑤③ | C.②④⑤①③ | D.⑤②④①③ |
3.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碱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
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立即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
C.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水扑灭,不能用水泼灭 |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
5.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 B.萃取、蒸馏、分液 |
C.分液、蒸馏、萃取 | D.蒸馏、萃取、分液 |
7.
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其中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
8.
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硫酸钙和硫酸镁,先将它配成溶液,然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试剂,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A.K2CO3—Ba(NO3)2—KOH—HNO3 |
B.Ba(NO3)2—KOH—HNO3—K2CO3 |
C.KOH—K2CO3—Ba(NO3)2—HNO3 |
D.Ba(NO3)2—KOH—K2CO3—HNO3 |
9.
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物质 | 化学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在水中溶解度 |
甲 | C3H6O2 | -98 | 57.5 | 0.93 | 易溶 |
乙 | C4H8O2 | -84 | 77 | 0.90 | 易溶 |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 B.蒸发法 | C.蒸馏法 | D.分液法 |
2.选择题- (共3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4岁武汉医生马某因病去世。弥留之际,老人嘱咐女儿将他的眼角膜捐献出去。老人两片角膜分别移植给了一名2岁藏族男孩和一名武汉老人,他们都重获光明。
材料二:江西南昌的一辆小轿车先后与两辆车相撞,造成一死多伤。23岁的退伍消防兵许某一边大吼“救人啊”,一边和其他路人一起从燃烧的大火中救出了3名被困人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74岁武汉医生马某因病去世。弥留之际,老人嘱咐女儿将他的眼角膜捐献出去。老人两片角膜分别移植给了一名2岁藏族男孩和一名武汉老人,他们都重获光明。
材料二:江西南昌的一辆小轿车先后与两辆车相撞,造成一死多伤。23岁的退伍消防兵许某一边大吼“救人啊”,一边和其他路人一起从燃烧的大火中救出了3名被困人员。
12.
多音字组词。
中 zhōnɡ{#blank#}1{#/blank#} zhònɡ{#blank#}2{#/blank#} 干ɡān {#blank#}3{#/blank#} ɡàn{#blank#}4{#/blank#}
3.实验题- (共5题)
13.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处。冷凝水由____(填f或g)口通入,___口流出。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处。冷凝水由____(填f或g)口通入,___口流出。
1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装置用代号表示)

①实验室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制氢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___。
②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式)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若要制出纯净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______。

①实验室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制氢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___。
②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成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说明氢气中含有(写化学式)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若要制出纯净的氢气,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的一种装置是_____;该装置中药品的作用是______。
15.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_______________沉淀A:_______________沉淀B: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_______________沉淀A:_______________沉淀B: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
16.
在除杂质的实验操作中,为了将溶液中的杂质完全去除,通常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质试剂。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除去粗盐中含有少量Na2SO4、MgCl2,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试简要说明:
(1)加入过量BaCl2的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Na2CO3的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稀盐酸直至pH=7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简要说明:
(1)加入过量BaCl2的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Na2CO3的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稀盐酸直至pH=7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