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L的NaCl溶液与0.1mol/L的AgNO3溶液后,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后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B. 在A、B、C、D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4:1
C. 电解过程中,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Cl--2e-=Cl2
D. 电解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固体,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和pH

A. 电解后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B. 在A、B、C、D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4:1
C. 电解过程中,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Cl--2e-=Cl2
D. 电解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固体,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和pH
3.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铅笔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
B.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
C.铅笔端附近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
D.红字是H+放电,c(OH-)增大造成 |
4.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CuO,Cu(OH)2,Cu2(OH)2CO3各0.1mol的混合物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液)。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0.6mol | B.0.8mol | C.1.0mol | D.1.2mol |
5.
有一硝酸盐晶体,其化学式为M(NO3)x•n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42g/mol, 取1.21g该晶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将此溶液倒入下图所示装置中,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当有0.01mol电子通过电极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全部析出。在A极得到金属0.3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64 | B.x=4 |
C.n=3 | D.C极发生还原反应 |
6.
三室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
B.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碱性增强 |
C.阴极区溶液pH降低,阳极区溶液pH升高 |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
7.
下列各组溶液电解较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相关物质,溶液能恢复原状况的是( )
| 电解质溶液 | 阳极 | 阴极 | 加入的物质 |
A | NaCl溶液 | 碳 | 铁 | 浓盐酸 |
B | 硫酸铜溶液 | 铜 | 碳 | 氧化铜 |
C | NaOH溶液 | 碳 | 碳 | 水 |
D | 硫酸 | 铁 | 碳 | H2O |
A.A | B.B | C.C | D.D |
8.
若某池(电解池或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u+2H+=Cu2++H2↑关于此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池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 |
B.该池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
C.该池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
D.该池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可能是硫酸铜 |
9.
下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铁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生铁比纯铁更易被腐蚀 |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高右低 |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
10.
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右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 |
B.正极反应是 O2+ 4e-+2H2O = 4OH- |
C.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 |
D.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
2.多选题- (共1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Pb2+ |
B.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C.在铁片表面镀铜时,铜与电源负极相连 |
D.某食品的脱氧剂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碳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
3.填空题- (共1题)
12.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
(1)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试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电池中若消耗3.36L气体(标准状况)时,b电极周围产生____mol气体。
(2)若将该电池改为甲醇(CH3OH)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则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1)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试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电池中若消耗3.36L气体(标准状况)时,b电极周围产生____mol气体。
(2)若将该电池改为甲醇(CH3OH)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则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3.
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置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
(2)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_______(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
向BaC2O4悬浊液中加入CaCl2,可发生沉淀的部分转化,请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保留一位小数)
(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已知:2CrO42-+2H+=Cr2O72-+H2O Ba2++CrO42-=BaCrO4↓
步骤Ⅰ:移动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BaCl2溶液浓度为_________mol•L-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则Ba2+浓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置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
(2)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_______(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
| Ca2+ | Mg2+ | Fe3+ |
开始沉淀时的pH | 11.9 | 9.1 | 1.9 |
完全沉淀时的pH | 13.9 | 11.1 | 3.2 |
向BaC2O4悬浊液中加入CaCl2,可发生沉淀的部分转化,请写出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保留一位小数)
(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已知:2CrO42-+2H+=Cr2O72-+H2O Ba2++CrO42-=BaCrO4↓
步骤Ⅰ:移动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BaCl2溶液浓度为_________mol•L-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则Ba2+浓度的测量值将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