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由丁香酚合成香草醛流程如下:

(1)写出丁香酚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2)写出化合物乙的结构简式______;
(3)写出化合物丙转化为香草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氧化反应生成醛或酮:RCH=CHR′
→RCHO+R′CHO。以上流程中化合物甲转化为化合物乙的目的是______。
(5)乙基香草醛(
,相对分子质量=166)的同分异构体丁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丁的一种水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15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3∶2∶2∶1,化合物丁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6)写出用HO-
-CH2CH2OH为原料制备HO-
-CHO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1)写出丁香酚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2)写出化合物乙的结构简式______;
(3)写出化合物丙转化为香草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氧化反应生成醛或酮:RCH=CHR′

(5)乙基香草醛(

(6)写出用HO-


2.单选题- (共5题)
2.
全钒液流电池装置如图,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氢离子通过交换膜移向右侧 |
B.充电时,电源负极连接a电极 |
C.放电时装置发生的总反应为:VO2++V2++2H+=VO2++V3++H2O |
D.质子交换膜可阻止VO2+与V2+直接发生反应 |
3.
作为“血迹检测小王子”,鲁米诺反应在刑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一种合成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鲁米诺的化学式为C8H6N3O2 |
B.1 mol A分子最多可以与5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C.B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有9个 |
D.(1)、(2)两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和还原反应 |
4.
W是由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X、Y按原子个数比3∶1组成的化合物。元素周期表中,Y在X的下一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的最高正价一定大于X | B.Y的原子半径可能小于X |
C.W只能是无机物 | D.W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
5.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
B.食品袋中装有硅胶的小纸包的作用是防止食品受潮 |
C.爆竹燃放过程中,硫燃烧直接生成三氧化硫 |
D.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
3.填空题- (共1题)
7.
铂(Pt)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Pt与Fe相隔一个纵行、一个横行,但与铁元素同处_____族。基态铂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在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二氯二吡啶合铂是由Pt2+、Cl-和吡啶结合形成的铂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科学研究表明,顺式分子具有抗癌活性。
①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配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每个吡啶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

②二氯二吡啶合铂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氢键 c.范德华力 d.金属键 e.非极性键
③反式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画出其结构式:_____。
(3)某研究小组将平面型的铂配合物分子进行层状堆砌,使每个分子中的铂原子在某一方向上排列成行,构成能导电的“分子金属”,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 硫和氮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
②“分子金属”可以导电,是因为______能沿着其中的金属原子链流动。
③“分子金属”中,铂原子是否以sp3的方式杂化?简述理由:______。
(4)金属铂晶体中,铂原子的配位数为12,其立方晶胞沿x、y或z轴的投影图如图所示。若金属铂的密度为d g·cm-3,则晶胞参数a=_________________nm(列计算式)。
(1)在元素周期表中,Pt与Fe相隔一个纵行、一个横行,但与铁元素同处_____族。基态铂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在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二氯二吡啶合铂是由Pt2+、Cl-和吡啶结合形成的铂配合物,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科学研究表明,顺式分子具有抗癌活性。
①吡啶分子是大体积平面配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每个吡啶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

②二氯二吡啶合铂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氢键 c.范德华力 d.金属键 e.非极性键
③反式二氯二吡啶合铂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画出其结构式:_____。
(3)某研究小组将平面型的铂配合物分子进行层状堆砌,使每个分子中的铂原子在某一方向上排列成行,构成能导电的“分子金属”,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 硫和氮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
②“分子金属”可以导电,是因为______能沿着其中的金属原子链流动。
③“分子金属”中,铂原子是否以sp3的方式杂化?简述理由:______。
(4)金属铂晶体中,铂原子的配位数为12,其立方晶胞沿x、y或z轴的投影图如图所示。若金属铂的密度为d g·cm-3,则晶胞参数a=_________________nm(列计算式)。

4.实验题- (共2题)
8.
从废旧锂离子二次电池(主要成分为LiCoO2,还含有少量石墨和镀镍金属钢壳、铝箔以及钙等杂质)中回收钴和锂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的目的是_______。
(2)“酸浸”过程中LiCo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渣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萃取净化”除去的杂质离子有Ni2+外,还有_______。
(4)“萃取分离”中钴、锂萃取率与平衡pH关系如图所示, pH一般选择5左右,理由是________。

(5)“沉锂”中Li2C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平衡原理分析Li2CO3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获得高纯Li2CO3,提纯操作依次为趁热过滤、________、烘干。
③若“沉锂”中c(Li+)="1.0" mol·L−1,加入等体积等浓度Na2CO3溶液,此时实验所得沉锂率为________。(已知Li2CO3的Ksp为9.0×10-4)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的目的是_______。
(2)“酸浸”过程中LiCo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渣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萃取净化”除去的杂质离子有Ni2+外,还有_______。
(4)“萃取分离”中钴、锂萃取率与平衡pH关系如图所示, pH一般选择5左右,理由是________。

(5)“沉锂”中Li2C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平衡原理分析Li2CO3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获得高纯Li2CO3,提纯操作依次为趁热过滤、________、烘干。
③若“沉锂”中c(Li+)="1.0" mol·L−1,加入等体积等浓度Na2CO3溶液,此时实验所得沉锂率为________。(已知Li2CO3的Ksp为9.0×10-4)
9.
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极易水解。在800℃下,将氯气通过二氧化钛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制得四氯化钛,同时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装置如下图。

(1)实验步骤:
先将适量TiO2、炭粉混合均匀,制成多孔状TiO2团粒。然后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通入CO2气体并开始加热;
②观察反应已基本完成,停止加热,改通CO2气体直至冷却至室温;
③将TiO2团粒放入瓷管中适当位置,并连接好整套装置;
④当管式炉升温到800℃后改通Cl2,同时在冷凝管中通冷凝水;
⑤取下锥形瓶,立即用塞子塞紧。
实验中不直接使用二氧化钛和炭粉,而是先制成多孔状TiO2团粒的原因是_________。
(2)冷凝管冷凝水的入口为________(填标号)。
(3)装置B所装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两次通入CO2,其中第二次通入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气体代替CO2(任填一种)。
(4)以上步骤②,观察到(填现象)________________时,可确定反应已基本完成。
(5)制备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步骤:
先将适量TiO2、炭粉混合均匀,制成多孔状TiO2团粒。然后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通入CO2气体并开始加热;
②观察反应已基本完成,停止加热,改通CO2气体直至冷却至室温;
③将TiO2团粒放入瓷管中适当位置,并连接好整套装置;
④当管式炉升温到800℃后改通Cl2,同时在冷凝管中通冷凝水;
⑤取下锥形瓶,立即用塞子塞紧。
实验中不直接使用二氧化钛和炭粉,而是先制成多孔状TiO2团粒的原因是_________。
(2)冷凝管冷凝水的入口为________(填标号)。
(3)装置B所装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两次通入CO2,其中第二次通入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气体代替CO2(任填一种)。
(4)以上步骤②,观察到(填现象)________________时,可确定反应已基本完成。
(5)制备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