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八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140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3

1.综合题(共3题)

1.
辣椒素是辣椒的活性成分,可在口腔中产生灼烧感,能够起到降血压和胆固醇的功效,进而在很大程
度上预防心脏病,也能缀解肌肉关节疼痛。辣椒素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其中一种辣椒素脂类化合物J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B和E为同系物,其中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A和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都有两组峰
②J的分子式为C15H22O4

回答下列问题:
(1)G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和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D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由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种的共有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组峰的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参照上述路线,设计一条以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乙酸正丁酯的路线:__________。
2.
Fe、Co、Ni均为第Ⅷ族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成用。
(1)基态Co3+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Co3+核外3d能级上有_______对成对电子。
(2)Co3+的一种配离子[Co(N3(NH3)5]2+产中,Co3+的配位数是________,离子中所含δ键的数目为______,配位体N3+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
(3)Co2+在水溶液中以[Co(H20)6]2+存在。向含Co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水可生成更稳定的[Co(NH3)6]2+,其原因是_________。
(4)某蓝色晶体中,Fe2+、Fe3+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立方体的每条棱上均有一个CN-,K+位于立方体的某恰当位置上。据此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立方体中Fe2+间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5)NiO的晶体结构如图中所示,其中离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0),则C离子坐标参数为____。

(6)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O2-作密置单层排列,Ni2+产填充其中(如图乙),己知O2-的半径为apm,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g(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
3.
三盐基硫酸铅(3PbO·PbSO4·H2O) (相对分子质量为990)简称“三盐”,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热稳定性能优良,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三盐”是由可溶性铅盐中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铅,再加氢氧化钠而制得。以100.0吨铅泥(主要成分为PbO、Pb及PbSO4等)为原料制备三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1)Ksp(PbSO4)=1.82×10-8,Ksp(PbCO3)=1.46×10-13;(2)铅与冷盐酸、冷硫酸几乎不起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酸溶”,最适合选用的酸为______________,为提高酸溶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任意写出一条)。
(3)若步骤④沉铅”后的滤液中c(Pb2+)=1.82×10-5mol/L,则此时c(SO42-)=______mol/L。
(4)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分析该流程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⑥“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得到纯净干燥的三盐49.5t,假设铅泥中的铅元素有80%转化为三盐,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单选题(共5题)

4.
药用有机化合物A(C8H8O2)为一种无色液体。从A出发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D和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推知D为三溴苯酚
B.上述各物质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A、B、D、G
C.G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2种
D.1molA最多能与lmolNaOH反应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Y和Z位于同一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氯化物溶液与其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酸碱性相反
B.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C.Y的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并可用来制作耐火材料
D.Z的氢化物与X的氢化物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6.
下列各组描述正确的是
A.化工生产要遵守三原则: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①燃烧时使用沸腾炉②制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③制盐酸时将氯气通入燃烧的氢气中,这3种化工生产分别符合以上某原则
B.①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甲烷、乙烯和乙炔②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③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④用互滴法鉴别Na2CO3、盐酸、BaCl2、NaCl四种溶液以上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C.①用硫粉覆盖地下撒有的汞②金属钠着火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③用热碱溶液洗去试管内壁的硫④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集满 以上操作均合理
D.①过氧化氢:火箭燃料②碳酸氢钠:食品发酵剂③钠:制氢氧化钠④硫酸:制蓄电池 以上物质的用途均合理
7.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选项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鉴别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利用焰色反应
C
提纯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A.AB.BC.CD.D
8.
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候氏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
B.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
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
D.③、⑤中应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

3.实验题(共1题)

9.
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其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的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NaCl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
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KIO3(相对分子质量为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
则c(Na2S2O3)=_________mol·L1
已知:IO3-+5I-+6H+= 3I2+3H2O  ,2S2O32+I2=S4O62+2I
(4)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浓度可能_____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