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化合物I(C12H14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I可以用E和H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氧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R-CH=CH2
R-CH2-CH2-OH
③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氧代物只有两种且遇Fe3+不变色;
④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C的名称为_______,E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A
B、C
D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
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28,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共有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种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3,写出J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氧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R-CH=CH2

③化合物F苯环上的一氧代物只有两种且遇Fe3+不变色;
④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C的名称为_______,E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A


(4)写出F

(5)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6)I的同系物J比I相对分子质量小28,J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共有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种发生银镜反应并酸化后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3,写出J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2.
α-松油醇的合成路线如下:

可供选择的试剂:① Br2 ② H2 ③ O2
已知:

请回答:
(1)试剂1是 ,试剂2是 。
(2)A至H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3)D和G的结构简式分别是:D ;G 。
(4)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 。
(5)F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可供选择的试剂:① Br2 ② H2 ③ O2
已知:

请回答:
(1)试剂1是 ,试剂2是 。
(2)A至H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3)D和G的结构简式分别是:D ;G 。
(4)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 。
(5)F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单选题- (共10题)
3.
(题文)伞形酮可用作荧光指示剂和酸碱指示剂。其合成方法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琐苯乙酮、苹果酸和伞形酮各1mol与足量Na反应生成H2体积之比为2:3:1 |
B.雷琐苯乙酮和伞形酮都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1mol伞形酮跟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4molH2 |
D.1mol伞形酮与足最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OH |
5.
下列有机物的鉴别方法(必要时可加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蒸馏水鉴别乙二醇、甲苯、溴苯 |
B.用溴水鉴别苯、苯酚、2-己烯 |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 甲苯、正己烷 |
D.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甲酸、乙醛、乙酸 |
6.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现象、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溴乙烷中加入氢氧化钠和乙醇溶液并加热,制得的气体通入溴水 | 溴水褪色 | 检验制得气体为乙烯 |
B | CH3CH2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检验制得气体为乙烯 |
C | 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溴水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过滤,可除去苯中的苯酚 |
D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 CuSO4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可用CuSO4分离提纯蛋白质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中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
B.甲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共热,再滴入AgNO3溶液,可检验该物质中含有的卤素原子 |
C.乙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两种烯烃 |
D.丙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反应后生成的醇能被氧化为醛 |
9.
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与浓溴水可发生取代反应 |
B.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共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
C.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
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
10.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

下列说法不正确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
C.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
D.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
11.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C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D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 | 原溶液中不含K+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