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12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综合题(共2题)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I.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等杂质离子,加入试剂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
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
(2)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碳酸化后过滤,滤液A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煅烧制取Na2CO3在_______(填字母序号)中进行。
a.瓷坩埚 b.蒸发皿 c.铁坩埚 d.氧化铝坩埚
II.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5)工业上,可能用纯碱代替烧碱生产某些化工产品。如用饱和纯碱溶液与氯气反应可制得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的消毒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纯碱可制备重铬酸钠(Na2Cr2O7),铬铁矿中的1molCr2O3反应时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某无色溶液只含有Na+、Ba2+、Al3+、Fe3+、Br、SO42、CO32中两种或多种离子,取少量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的现象;另取少量往其中滴加氯水,溶液为橙黄色;则原溶液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写出原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浓盐酸在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反应中,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0.1mol,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单选题(共4题)

3.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4.
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D.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收集气体
5.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液中有Na,无K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A.AB.BC.CD.D
6.
实验室以空气和镁为原料制备 Mg3N2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 A、B 中可依次加入浓硫酸、NaOH 溶液
B. 装置 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C. 实验时,应先加热 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再加热D
D. 若去掉装置 C,对产品纯度无影响

3.实验题(共1题)

7.
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利用下图装置制备四氯化钛(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资料表明: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熔点:-25 ℃,沸点:136.4 ℃。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在650~850 ℃下,将氯气通过二氧化钛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得到四氯化钛和一种有毒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分液漏斗上方的胶皮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B装置中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中物质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四氯化钛在空气中发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处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冷却水应从________(填“c”或“d”)口通入。
(5)仪器F中盛装的物质是________。
(6)该实验设计略有缺陷,请指出其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