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12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0

1.推断题(共1题)

1.
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2)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验证C物质存在该官能团的试剂是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0题)

2.
氟利昂-12是甲烷的氯、氟卤代物,结构式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只有一种结构B.它是平面分子
C.它有2种同分异构体D.它有4种同分异构体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B.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C.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相同
D.乙醇能与CuO反应生成乙醛,乙醛又能将新制的Cu(OH)2还原成Cu2O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D.乙烯与水加成可生成乙醇,可用于制食用白酒
5.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即有7个周期、18个族
B.俄罗斯专家首次合成了178116X原子,1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VIA族
C.只有第I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D.I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6.
X、Y、Z、M、N、W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Z)>r(M)>r(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M>N
C.N的单质能与Z和W形成的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
D.X能与另五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且X的化合价不完全相同
7.
元素周期表有许多有趣的编排方式,有同学将短周期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如图所示的“蜗牛”元素周期表。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图中字母不表示元素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元素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元素的氢化物差
B.K、Z两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C.L、M、X三元素位于同一族
D.K、L、X、Z四种元素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L+>X3+>K3
8.
下列关于微粒间作用力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晶体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
B.BF3和CCl4的晶体类型相同,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D.化学变化必然伴随化学键的破坏与形成,物理变化则无需破坏化学键
9.
(NH4)2SO4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某工厂用石膏、NH3、H2O、CO2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NH3和CO2的顺序可以颠倒
B.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蒸馏
C.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2NH3+CO2+H2O=CaCO3↓+2NH4++SO42
D.通入的NH3和CO2均应过量,且工艺流程中CO2可循环利用
10.
铁屑和氯气在500~600 ℃ 下可制取无水FeCl3,实验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稀盐酸
B.实验时应先点燃I 中酒精灯,再点燃Ⅲ中酒精灯
C.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D.烧杯中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目的是吸收尾气
1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煤发电厂在煤燃烧时加入一些生石灰,能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
B.人们所使用的材料,不一定是纯度越高越好
C.洪涝灾害地区的灾民用明矾和漂白粉先后处理浊水后就可直接饮用
D.通讯领域中的光导纤维不可长期浸泡在强碱性溶液中

3.填空题(共1题)

12.
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E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关于元素周期表及这六种元素性质,请回答:

(1)这六种元素的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AF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B单质与H2反应生成1 molG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46.2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G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B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氧化的G与参与反应的G的质量之比__________.
(5)F的单质可由其氧化物与氢化物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13.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1)利用如图装置证明Cl2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则A中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 C中装入淀粉KI溶液,则C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C中装饱和的H2S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氯的非金属性________(填“强”或“弱”或“无法判断”)。
(3)现有浓硝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非金属性:N > C > Si。C中装试剂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某无机盐除结晶水外,还含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摩尔质量为392 g·mol1,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生成红褐色沉淀A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X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