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2NO2(g).
①某温度时,按物质的量比2:1充入NO和O2开始反应,n(NO)随时间变化如表:
0~4s内以O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B.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υ正(NO)=2υ正(O2) D.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③已知:K300℃>K400℃.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Ar使压强增大
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充入NO使压强增大
(2)甲烷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如图是利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100ml 1mol/L食盐水,电解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L(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①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_(忽略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如图,然后回答问题:

①下列3个反应中符合示意图描述的反应的是 ___________(填代号).
A、铝粉与Fe2O3反应 B、用水稀释浓硫酸溶液 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②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已知:
CH4(g)+H2O(g)=CO(g)+3H2(g)△H=+306kJ/mol
CH4(g)+CO2(g)=2CO(g)+2H2(g)△H=+240kJ/mol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某温度时,按物质的量比2:1充入NO和O2开始反应,n(NO)随时间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7 | 0.006 | 0.006 | 0.006 |
0~4s内以O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B.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υ正(NO)=2υ正(O2) D.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③已知:K300℃>K400℃.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Ar使压强增大
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充入NO使压强增大
(2)甲烷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如图是利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100ml 1mol/L食盐水,电解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L(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①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_(忽略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如图,然后回答问题:

①下列3个反应中符合示意图描述的反应的是 ___________(填代号).
A、铝粉与Fe2O3反应 B、用水稀释浓硫酸溶液 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②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已知:
CH4(g)+H2O(g)=CO(g)+3H2(g)△H=+306kJ/mol
CH4(g)+CO2(g)=2CO(g)+2H2(g)△H=+240kJ/mol
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b、c、d、e均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外电子分别占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的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少1;c元素是周期表所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位于周期表中第4纵行;e基态原子M层全充满,N层只有一个电子。请回答:
(1)e属于________区的元素。
(2)b与其同周期相邻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c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_________种
(4)a与其相邻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低顺序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若将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对应的酸根离子表示为B,则B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B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1)e属于________区的元素。
(2)b与其同周期相邻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c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_________种
(4)a与其相邻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低顺序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若将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对应的酸根离子表示为B,则B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B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
活性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某研究所以粗氧化锌(含少量CuO、FeO、MnO、Fe2O3等)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NPP-法)制备纳米级活性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①pH=5.4时,KMnO4的还原产物为MnO2。
②以上实验条件下各种氢氧化物沉淀的pH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工艺过程中各步骤均用到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器2”中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器3”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器4”得到的废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除了Na+外,还有______________。

已知:
①pH=5.4时,KMnO4的还原产物为MnO2。
②以上实验条件下各种氢氧化物沉淀的pH情况如下表所示。
| Fe(OH)2 | Fe(OH)3 | Cu(OH)2 | Zn(OH)2 | Mn(OH)2 |
开始沉淀的pH | 7.5 | 2.2 | 5.2 | 6.4 | 8.6 |
沉淀完全的pH | 9.0 | 3.2 | 6.7 | 8.0 | 10.1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工艺过程中各步骤均用到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器2”中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器3”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器4”得到的废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除了Na+外,还有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4题)
4.
下图为生锈了的家用铁锅,下列有关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锅生锈过程中有原电池反应,负极反应式是:Fe—2e—= Fe2+ |
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 Fe(OH)3生成:Fe3+ + 3H2O![]() |
C.摄入体内的铁锈会在胃内产生不利于健康的Fe3+:Fe2O3 + 6H+=2Fe3++3H2O |
D.用醋可除去铁锈:6CH3COOH + Fe2O3 =6CH3COO—+ 2Fe3+ + 3H2O |
5.
X、Y、Z、W、M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①元素对应的原子半径大小为:X<Z<Y<M<W;② Y 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 ③ Z 与 X 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与 W 可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台物;④ M 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M 的原子半径为 M<W |
B.YZ2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W2Z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
C.Z 与 X 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偏高是因其分子内存在氢键 |
D.Z 与 M 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
6.
下列各项比较错误的是( )
A.微粒半径:r(Na+)>r(Mg2+)>r(Al3+) |
B.酸性强弱:H2SiO3<H2CO3<H2SO4 |
C.沸点:H2O>H2S>H2Se |
D.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 |
7.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016年命名的含有173个中子的113号元素: ![]() |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
C.CSO的电子式: ![]() |
D.碳酸的电离:H2CO3⇌2H++CO32﹣ |
3.实验题- (共1题)
8.
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经改进后可制得较纯亚硝酸钠,下列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食用
b.常温下,0.1mol/L亚硝酸溶液pH=1
c.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a+)+c(H+)=c(NO2﹣)+c(OH﹣)
d.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O2﹣)>c(Na+)>c(OH﹣)>c(H+)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经改进后可制得较纯亚硝酸钠,下列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食用
b.常温下,0.1mol/L亚硝酸溶液pH=1
c.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a+)+c(H+)=c(NO2﹣)+c(OH﹣)
d.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O2﹣)>c(Na+)>c(OH﹣)>c(H+)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