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综合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107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6

1.综合题(共2题)

1.
钴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钴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
(2)配合物[Co(NH3)4(H2O)2]Cl3是钴重要化合物
①H2O的沸点___ (填“高于”或“低于”)H2S,原因是_______;H2O中O的杂化形式为_____。H2O是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②[Co(NH3)4(H2O)2]Cl3Co3+配位数为___。阳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Co(NH3)4(H2O)2]Cl3若其中有两个NH3分子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2(H2O)2] 3+的几何异构体种数有(不考虑光学异构)___________种。
(3)金属钴是由______键形成的晶体;Co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Co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74.5pm和78pm,则熔点CoO______FeO。
(4)一氧化钴的晶胞如图,则在每个Co2+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o2+共有_____个,若晶体中Co2+与O2-的最小距离为acm,则CoO的晶体密度为_______(用含NA和a的代数式表示。结果g/cm3,已知:M(Co)=59g/mol;M(O)=16g/mol,设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
2.
某冶金厂的炉渣中主要成分为CuO、Cu、Ag、Bi、Pb,还含有少量的SiO2和Au,从炉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快“氧化浸出”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种)。
(2)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节滤液的pH,水解时通入水蒸气的目的是________。
(3)温法炼铜后溶液中主要的物质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4)氨浸实验时,需要在常温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熔炼时加入Na2CO3的目的是除硅,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5)沉银和铅时,已知Ksp(AgCl)=1.8×10-10,Ksp(PbCl2)=1.8×10-5,当AgCl和PbCl2共沉且c(Pb2+):c(Ag+)=103时,溶液中的c(C1-)=______mol/L。
(6)写出流程中还原制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3.
钠离子电池开始成为下一轮电池研究的重点,下图是一种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为Na2SO3溶液) 工作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动到b极区
B.电池充电时,b极区发生的反应是:NaNiFeIII(CN)+ e+Na+=Na2NiFeII(CN)6
C.金属钠可以作为该电池的负极材料
D.若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理论上每生成1molCl2,电池内有,1molNa+通过间子交换膜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煤油和甘油的主要成分均为烃类
B.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酯类,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5.
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X、Y处在同一周期,X、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Z原子的M电子层有7个电子,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单质沸点:X>Y>ZB.离子半径:Z->X-
C.Z分别与X、Y形成的化合物中均只含离子键D.原子序数:Z>Y>X>W
6.
《本草纲目》记载:“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于火中,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峰巢人內烧之。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取出放冷,研粉”。在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A.蒸发皿B.坩埚C.坩埚钳D.研钵

3.实验题(共1题)

7.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定影剂、还原性分析试剂。Na2S2O3·5H2O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潮解,Na2S2O3和甲醛能形成难被碘溶液氧化的化合物。甲、乙两个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溶液1是____________。
(2)甲小组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3,关闭K2,打开仪器a的活塞;片刻后,打开集热式磁力搅拌器加热;将气体通入锥形瓶中,溶液出现黄色浑浊后逐渐消失,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②Na2SO3+SNa2S2O3
(3)加热浓缩至出现少量晶膜,停止加热,打开K2,关闭K3,用注射器注入无水乙醇后有大量晶体析出。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小组在制备Na2S2O3时进行了改进。将C装置中的溶液换为Na2CO3和Na2S混合液,其反应为:Na2CO3+Na2S+4SO2=3Na2S2O3+CO2。配制该混合溶液的过程中,先将Na2CO3完全溶解,再将Na2S溶解于Na2CO3的溶液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乙小组产品纯度。取3.000 g Na2S2O3·5H2O晶体,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 mL于锥形瓶,调节溶液的pH至6,加入适量甲醛溶液和Zn(CH3COO)2溶液,过滤,洗涤,在滤液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标准碘溶液滴定,消耗标准碘溶液10.00 mL。
①加入适量甲醛溶液和Zn(CH3CO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Ksp(ZnS)=1.6×10-24   M(Na2S2O3·5H2O)=248 g/mo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