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105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2

1.综合题(共4题)

1.
研究者设计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殊性质合成某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已省略):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和⑤所属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的条件为___________,E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X只含一种官能团且1mol X与足量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2 molCO2,则X的结构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2 : 2 :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铜的相关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铜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基态铜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占据该最高能层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金属相互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互化物,如Cu9Al4、Cu5Zn8等。某金属互化物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该金属互化物属于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3)铜能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SCN)2对应的酸有硫氰酸(H-S-CN)、异硫氰酸(H-N=C=S)两种。理论上前者沸点低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个数为________。
(5)铜与金形成的金属互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a nm,该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3.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的重要无机填料。以磷石膏钙渣为原料制取高品质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某磷石膏钙渣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CaO
P2O5
SO3
Fe2O3
Al2O3
SiO2
烧失量
47.70%
1.60%
1.77%
0.041%
0.0027%
9.85%
37.6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磷石膏钙渣进行酸溶的目的是获得机制CaCl2溶液,为了提高溶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回答两条即可)
(2)为了探究酸溶的工艺条件,称取6 份各50g磷石膏钙渣,分别用不同浓度盐酸进行溶解,反应时间为30 min,测得滤液中钙溶出率的结果如图所示,最适宜的盐酸浓度为_______。

(3)精制是向粗制CaCl2溶液中通入氨气,控制溶液的pH,主要除去________ (填金属阳离子)。
(4)碳化时,先将精制CaCl2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控制反应温度以及NH3和CO2的通入量,此过程中,通入气体有先后顺序,应先通入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填化学式);碳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把CaCO3浊液滴入1.0mol•L-1的Na2SO3溶液中,能否产生CaSO3沉淀?_______。若不能,说明原因;若能,请从定量的角度简述判断依据:_______。[已知:Ksp(CaSO3)=1.4×10-7,Ksp(CaCO3)=2.8×10-9]
(6)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____。
4.
某浅绿色晶体X[x(NH4)2SO4·yFeSO4·zH2O]在分析化学中常用作还原剂. 为确定其组成,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I.NH4+的测定
采用蒸馏法,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相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58.80g晶体X,加水溶解后,将溶液注入三颈烧瓶中;
②准确量取50.00mL 3.0300mol•L-1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氮气,加热,蒸氨结束后取下锥形瓶;
④用0.120mo 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过量的硫酸,滴定终点时消耗25.00mL NaOH标准溶液.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蒸氨结束后,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需要对直形冷凝管进行“处理”,“处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若振荡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则所测得的n(NH4+)的值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II.SO42-含量的测定
采用重量分析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另准确称取58.80g晶体X 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②将得到的溶液用无灰滤纸(灰分质量很小,可忽略)过滤,洗涤沉淀3~4次;
③用滤纸包裹好沉淀取出,灼烧滤纸包至滤纸完全灰化;
④继续灼烧沉淀至恒重、称量,得沉淀质量为69.90g。
(4)步骤①中,判断BeCl 溶液已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5)步骤②中,采用冷水洗讓沉淀,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Ⅰ、Ⅱ通过计算得出晶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实验I 的步骤①中,溶液中离子溶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水解可得到氨基酸
B.植物油中不可能含有碳碳双键
C.乙烷、丙烷、新戊烷互为同系物
D.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共有2种
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燃剂Al(OH)3受热分解时放出能量
B.蚕丝、涤纶、棉花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
C.油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与微生物、酶和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会发生酸败
D.硅太阳能电池与铜锌原电池工作时均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7.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常用作粮食的保护气;c是同周期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与db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元素的非金属性:c>b>a
C.简单离子的半径:d>c>b
D.c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红色石落试纸变蓝
8.
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Na2SO3固体溶于水后,向形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Na2SO4已变质
B
向2mL0.1mol/LFeSO4酸性溶液中滴入少量ClO2溶液,震荡后再滴入KSCN溶液
溶液先变黄,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
氧化性:ClO2>Fe3+
C
向盛有10mL0.01mol/L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8-10滴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边滴边振荡,静置用激光笔照射
得到黄色透明液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得到的液体为AgI胶体
D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盛满NO2的集气瓶口
瓶口处产生白烟
白烟的主要成分为NH4NO3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