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10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6

1.综合题(共3题)

1.
绿原酸()是一种抗氧化药物,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绿原酸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________。
(2)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C的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咖啡酸苯乙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1 mol A与足量的H2、浓溴水作用,最多可消耗H2________mol,浓溴水________mol。
(6)F是A的同分异构体。F分别与碳酸氢钠溶液或新制Cu(OH)2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或红色沉淀;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该有机物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①符合上述条件的F有________种可能的结构;
②若F还能与NaOH在常温下以物质的量之比1∶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任写1个)。
2.
I.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常温下是一种橙黄色有恶臭的液体,它的分子结构与H2O2类似,遇水易水解,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S2Cl2可由干燥氯气通入熔融的硫中制得。
(1) 写出二氯化二硫(S2Cl2)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 写出二氯化二硫(S2Cl2)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II.锌元素与人的智力有密切关系,如ZnSO4·7H2O、ZnO等均具有药物价值。
(1)工业上制备ZnSO4·7H2O的方法很多,可由粗ZnO(含Fe2+、Mn2、Cd2+、Ni2+)通过以下流程完成:

① 试写出加入稀高锰酸钾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流程③中的金属可以用(____)
A.NaB.AlC.ZnD.Cu
③ 流程④中调pH=1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氧化锌的制备:取精制的硫酸锌溶液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边加边搅拌使气体完全逸出,并使pH约为6.8左右,煮沸至沉淀析出,倾去上层清液,用热水洗涤到无SO42为止,过滤干燥后得固体ZnCO3·2Zn(OH)2·2H2O转至仪器A中,煅烧至完全分解,冷却得固体ZnO。
① 仪器A名称为______。
② 写出硫酸锌溶液中慢慢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 如何证明固体A已煅烧至完全分解?_______________。
3.
已知: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1570C时开始分解:
(1)探究草酸的酸性
250C H2C2O4 K1 =" 5.4" x 10-2,K2 =" 5." 4 x 10 -5 ;H2CO3 K1=4.5x10-7  K2= 4.7X10-11
下列化学方程式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A.H2C2O4 +CO32=HCO3- +HC2O4B.HC2O4 +CO32= HCO3+C2O42
C.2C2O42+CO2+H2O=2HC2O4+CO32D.H2C2O4 +CO32=C2O42+H2O+CO2
(2)探究草酸分解产物

①实验中观察到B中CuSO4粉末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的作用:_______,证明有CO气体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加人4mLO.O1mol/T. KMnO4酸性溶液和2mL O.1mol/L H2C2O4溶液,再向乙试管中加人一粒黄豆大的MnSO4固体,摇匀。填写下表:
反应现象
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
试管中发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4)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C2O4求算Na2C2O4的纯度
实验步骤:准确称取2.OgNa2C2O4固体,配成1OO mL溶液,取出20.OOmL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人足量稀H2SO4 ,用0.0160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5.OOmL0
①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_______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
②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③Na2C2O4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4.
如图,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用乙烷、空气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质为KOH溶液,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6 -14e-+ 18OH= 2CO32+ 12H2O
B.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选是AgNO3溶液
C.(丁)装置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荷
D.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且其物质的量比为1:2:2:2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2,7-三甲基-6-乙基辛烷
B.青蒿素是抗恶性疟疾特效药,其分子式为C15H20O5
C.CH3CH=CH-CH=CH2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生成3种产物
D.H2Se 比H2O的沸点高,是因为前者分子间作用力大
6.
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分离乙酸和水
验证溴乙烷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的乙烯
收集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A.AB.BC.CD.D
7.
X、Y、Z、W、M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X和W同主族,W原子的电子数等于Y和Z的最外电子数之和,Z2和M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X和Z、M和Y、Z和W均可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
C.Y、Z、W、M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Y>Z>W>M
D.W与Cl形成化合物的熔点高于M与Cl形成化合物的熔点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观察是否产生蓝色溶液来检验Fe2+的存在
B.重结晶过程中产生的母液虽然含有杂质,但仍应将母液收集起来,进行适当处理,以提高产率
C.硫酸亚铁铵晶体要用无水酒精洗涤,而阿斯匹林过滤后则须用冷水洗涤
D.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容易爆炸。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
9.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
B.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
C.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10.
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B.C.D.

3.实验题(共1题)

11.
苯甲酸乙酯()(Mr=150)(密度1.05g·cm-3)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如纤维素酯、纤维素醚、树脂等。可能用到的数据:
沸点(°C,1atm)
苯甲酸
苯甲酸乙酯
石油醚

乙醇
环己烷
共沸物(环已烷-水-乙醇)
249
212.6
40-80
100
78.3
80.75
62.6
 

其制备原理如下 :
制备过程:
Ⅰ、制备粗产品: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于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0g苯甲酸(固体)(Mr=122)、20mL乙醇(Mr=46)、15mL环己烷、3mL浓硫酸,摇匀,加沸石。在分水器上加水至c处,接通冷凝水,水浴回流约2h,反应基本完成。记录体积,继续蒸出多余的环己烷和乙醇(从分水器中放出)。
Ⅱ、粗产品的纯化:加水30mL,分批加入固体NaHCO3。分液,水层用20mL石油醚分两次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回收石油醚,加热精馏,收集210-213℃馏分。
(1) 仪器d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水流方向为____进____出。
(2) 该反应水浴控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
(3) 该反应加过量乙醇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水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分水器的检漏方法_____________。如何利用实验现象判断反应已基本完成_______________。
(5) 固体碳酸氢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至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
(6) 经精馏得210-213℃馏分7.0mL,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