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7题)
1.
盐酸米多君是临床常用的升压药,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盐酸米多君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只写两种)。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含有苯环,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能发生银镜反应,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两种有机物。
②分子中只有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E的分子式为C10H15O3N,经取代得到F。写出E 的结构简式:_______。
(5)已知:
,请写出以
和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_____(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盐酸米多君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只写两种)。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含有苯环,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能发生银镜反应,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两种有机物。
②分子中只有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E的分子式为C10H15O3N,经取代得到F。写出E 的结构简式:_______。
(5)已知:




2.
硫氰酸盐、苯酚及硫代硫酸盐是HPF脱硫废液中的主要污染物(其中还含有Cl-、SO
、Na+等),可用NaClO3、H2SO4作脱除的试剂。
(1)Cl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常温时,反应C6H5O-+H2O
C6H5OH+OH-的平衡常数为K=________(C6H5OH的Ka=1×10-10)。
(3)处理该废水需经预处理和再处理阶段。
①用浓硫酸对600 mL HPF脱硫废液进行酸化预处理(反应温度100℃),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预处理前后三种离子浓度变化情况
由表1可知,该处理过程中主要被除去的污染物是________。
②对预处理后废液进行再处理(反应温度100 ℃)时,13次依次向废液中加入试剂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13次依次加入试剂情况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前6次苯酚脱除率可达到80%左右,该过程中苯酚转化为白色沉淀(含苯环),这与溶液中ClO
和Cl-反应产生Cl2有关。该白色沉淀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③由表2和图1中数据得出,第7~13次操作中SCN-在较强酸性条件下被ClO
(不水解)氧化的依据是________。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砖红色沉淀(夹杂少量白色沉淀),对沉淀进行XPS分析,部分元素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2所示。已知SCN-可被某些氧化剂(如Cu2+等)最终氧化为砖红色的沉淀(SCN)x。一种推测认为该实验中产生的砖红色沉淀为(SCN)x,支持该推测的证据有:________。

(1)Cl2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常温时,反应C6H5O-+H2O

(3)处理该废水需经预处理和再处理阶段。
①用浓硫酸对600 mL HPF脱硫废液进行酸化预处理(反应温度100℃),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预处理前后三种离子浓度变化情况
项目 | S2O![]() | SCN-(g·L-1) | 苯酚(g·L-1) | pH |
处理前 | 34.28 | 70.11 | 1.3 | 8.55 |
处理后 | 0.91 | 69.76 | 1.35 | 2.4 |
由表1可知,该处理过程中主要被除去的污染物是________。
②对预处理后废液进行再处理(反应温度100 ℃)时,13次依次向废液中加入试剂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13次依次加入试剂情况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NaClO3/g | 16.3 | 0 | 0 | 0 | 0 | 0 | 7.6 | 0 | 5.7 | 0 | 10.9 | 0 | 7.1 |
浓H2SO4/mL | 0 | 2 | 2 | 2 | 4 | 4 | 0 | 4 | 0 | 4 | 0 | 4 | 0 |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前6次苯酚脱除率可达到80%左右,该过程中苯酚转化为白色沉淀(含苯环),这与溶液中ClO

③由表2和图1中数据得出,第7~13次操作中SCN-在较强酸性条件下被ClO

3.
通过反应
,可制备有机中间体异氰酸苯酯。
(1) Ni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异氰酸苯酯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1 mol异氰酸苯酯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
(3)Na、O、C、N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C2H5OH的沸点高于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 Ni与Al形成的一种合金可用于铸造飞机发动机叶片,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 Ni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异氰酸苯酯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1 mol异氰酸苯酯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
(3)Na、O、C、N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C2H5OH的沸点高于

(5) Ni与Al形成的一种合金可用于铸造飞机发动机叶片,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
PbCrO4是一种黄色颜料,制备PbCrO4的一种实验步骤如下:

已知:①Cr(OH)3(两性氢氧化物)呈绿色且难溶于水。
②Pb(NO3)2、Pb(CH3COO)2均易溶于水,PbCrO4的Ksp为2.8×10-13,Pb(OH)2开始沉淀时pH为7.2,完全沉淀时pH为8.7。

③六价铬在溶液中物种分布分数与pH关系如右图所示。
④PbCrO4可由沸腾的铬酸盐溶液与铅盐溶液作用制得,含PbCrO4晶种时更易生成。
(1)实验时需要配制100 mL 3mol·L-1CrCl3溶液,现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制NaCrO2(aq)”时,控制NaOH溶液加入量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3) “氧化”时H2O2滴加速度不宜过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5) 请设计用“冷却液”制备PbCrO4的实验方案: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6 mol·L-1的醋酸, 0.5 mol·L-1Pb(NO3)2溶液, pH试纸]。

已知:①Cr(OH)3(两性氢氧化物)呈绿色且难溶于水。
②Pb(NO3)2、Pb(CH3COO)2均易溶于水,PbCrO4的Ksp为2.8×10-13,Pb(OH)2开始沉淀时pH为7.2,完全沉淀时pH为8.7。

③六价铬在溶液中物种分布分数与pH关系如右图所示。
④PbCrO4可由沸腾的铬酸盐溶液与铅盐溶液作用制得,含PbCrO4晶种时更易生成。
(1)实验时需要配制100 mL 3mol·L-1CrCl3溶液,现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制NaCrO2(aq)”时,控制NaOH溶液加入量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3) “氧化”时H2O2滴加速度不宜过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5) 请设计用“冷却液”制备PbCrO4的实验方案: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6 mol·L-1的醋酸, 0.5 mol·L-1Pb(NO3)2溶液, pH试纸]。
5.
碱式碳酸镁[4MgCO3·Mg(OH)2·4H2O]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一种由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Mg(CO3)2,还含少量SiO2、Fe2O3等]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镁(国家标准中CaO的质量分数≤0.43%)的实验流程如下:

(1) “煅烧”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常压下“碳化”可使镁元素转化为Mg(HCO3)2,“碳化”时终点pH对最终产品中CaO含量及碱式碳酸镁产率的影响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CaO含量与碳化终点pH的关系 图2 碱式碳酸镁产率与碳化终点pH的关系
①应控制“碳化”终点pH约为________,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当pH=10.0时,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热解”生成碱式碳酸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为达到清洁生产,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1) “煅烧”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常压下“碳化”可使镁元素转化为Mg(HCO3)2,“碳化”时终点pH对最终产品中CaO含量及碱式碳酸镁产率的影响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CaO含量与碳化终点pH的关系 图2 碱式碳酸镁产率与碳化终点pH的关系
①应控制“碳化”终点pH约为________,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中,当pH=10.0时,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热解”生成碱式碳酸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为达到清洁生产,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6.
生物柴油是一种用植物油、动物油或废弃油脂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清洁燃料,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甲酯。一种用菜籽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右图所示的三口烧瓶中加入3.2 g CH3OH、0.2 g NaOH,溶解后向其中加入20 g(0.021~0.023 mol)菜籽油及60 mL正己烷。


②加热至60~65 ℃,搅拌2.5~3 h,静置。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及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
③分液、水洗。
④蒸馏,保持120℃时至无液体流出,剩余物为生物柴油。
(1)步骤①中控制n(CH3OH)/n(油脂)>3的目的是________;正己烷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②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菜籽油的成分之一油酸甘油酯(结构简式如右图)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用分液漏斗分离时,获取上层液体的方法是________;用水洗涤上层液体时,说明已洗涤干净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向右图所示的三口烧瓶中加入3.2 g CH3OH、0.2 g NaOH,溶解后向其中加入20 g(0.021~0.023 mol)菜籽油及60 mL正己烷。


②加热至60~65 ℃,搅拌2.5~3 h,静置。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及甲醇,下层主要为甘油。
③分液、水洗。
④蒸馏,保持120℃时至无液体流出,剩余物为生物柴油。
(1)步骤①中控制n(CH3OH)/n(油脂)>3的目的是________;正己烷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②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菜籽油的成分之一油酸甘油酯(结构简式如右图)与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用分液漏斗分离时,获取上层液体的方法是________;用水洗涤上层液体时,说明已洗涤干净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硫酸锰铵晶体可用作织物和木材加工的防火剂等。由二氧化锰等作原料制取硫酸锰铵晶体步骤如下:

(1)实验前,需称量MnO2的质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制取MnSO4”时,可用C6H12O6(葡萄糖)、H2C2O4(草酸)等物质作还原剂。
①用C6H12O6作还原剂(被氧化为CO2)时,发生反应的n(MnO2)/n(C6H12O6)=________。
②用H2C2O4作还原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测定硫酸锰铵晶体[设为: (NH4)xMny(SO4)z·wH2O]组成的方法如下:
①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铵晶体配成250 mL溶液A。
②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BaSO4 0.512 6 g。
③另取25.00 mL溶液A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4NH
+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加入1~2滴酚酞溶液,用0.10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在该过程中Mn2+不沉淀),消耗NaOH溶液22.00 mL。
④取一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样品在371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确定硫酸锰铵晶体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前,需称量MnO2的质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制取MnSO4”时,可用C6H12O6(葡萄糖)、H2C2O4(草酸)等物质作还原剂。
①用C6H12O6作还原剂(被氧化为CO2)时,发生反应的n(MnO2)/n(C6H12O6)=________。
②用H2C2O4作还原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测定硫酸锰铵晶体[设为: (NH4)xMny(SO4)z·wH2O]组成的方法如下:
①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铵晶体配成250 mL溶液A。
②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BaSO4 0.512 6 g。
③另取25.00 mL溶液A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4NH

④取一定量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固体样品的起始质量×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样品在371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确定硫酸锰铵晶体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8.
一种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NH4+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B.装置工作时,a极周围溶液pH降低 |
C.装置内工作温度越高。NH4+脱除率一定越大 |
D.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是:2NO3--2e-=N2↑+3O2↑ |
9.
黄檀内酯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可由香兰素为原料合成(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分子中碳原子一定都处于同一平面 |
B.①、②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化合物①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
D.1 mol化合物②最多只能与2molNaOH反应 |
10.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酸性含碘废水中加入淀粉溶液,然后滴入少量Na2SO3溶液,废水立刻变蓝色 | 该废水中可能含IO3- |
B | 向Fe(NO3) 3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报荡,再滴加少量盐酸酸化后,滴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 原Fe(NO3)3只有部分被Fe还原 |
C | 向1-溴丙烷中加入KOH溶液,加热并充分振荡,然后取少量液体滴入AgNO3溶液,出现棕黑色沉淀 | 1-溴丙烷中混有杂质 |
D |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逐渐褪去 | 产生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
A.A | B.B | C.C | D.D |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Z)<r(W) |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
C.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
D.X 分别与Y、W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
12.
一种从含Br-废水中提取Br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r2 | CCl4 | 正十二烷 |
密度/g·cm- 3 | 3.119 | 1.595 | 0.753 |
沸点/℃ | 58.76 | 76.8 | 215~21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
C.![]() |
D.![]() |
1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MnO2不溶于水,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 |
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制溴工业中吸收Br2 |
C.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蚀刻铜制的电路板 |
D.NH4NO3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产气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