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近来有报道,碘代化合物E与化合物H在Cr-Ni催化下可以发生偶联反应,合成一种多官能团的化合物Y,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B为单氯代烃,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A生成B、G生成H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6)E与F在Cr-Ni催化下也可以发生偶联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7)X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完全相同官能团。X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3∶3∶2。写出3种符合上述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B为单氯代烃,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A生成B、G生成H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Y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6)E与F在Cr-Ni催化下也可以发生偶联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7)X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具有完全相同官能团。X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峰面积之比为3∶3∶2。写出3种符合上述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云南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利用某冶炼废渣(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锡、铜、铅、铁的氧化物)回收锡、铜、铅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电炉冶炼时,焦炭的作用是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_____。熔剂的主要成分是氟石(CaF2),高温下能与 SiO2反应生成两种钙,其中之一为 CaSiF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脱铁后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Sn2+,为减少锡的损失,可用锡、铜、铅、铁多元合金回收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已知 SnO2不溶于稀硫酸。脱铁后氧化焙烧的目的是_____。
(4)电解 CuSO4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5)锡、铅渣中的铅主要以 PbSO4存在,脱硫时发生的反应为PbSO4+HCO3-(aq)
PbCO3 (s)+H+(aq)+SO4 2-(aq)。脱硫后需过滤、洗涤再进入下一步工序,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
(6)若该冶炼废渣中锡的质量分数为 5%,30t 废渣制得精锡 lt,则锡的回收率为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电炉冶炼时,焦炭的作用是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将焦炭粉碎的目的是_____。熔剂的主要成分是氟石(CaF2),高温下能与 SiO2反应生成两种钙,其中之一为 CaSiF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脱铁后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 Sn2+,为减少锡的损失,可用锡、铜、铅、铁多元合金回收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已知 SnO2不溶于稀硫酸。脱铁后氧化焙烧的目的是_____。
(4)电解 CuSO4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5)锡、铅渣中的铅主要以 PbSO4存在,脱硫时发生的反应为PbSO4+HCO3-(aq)

(6)若该冶炼废渣中锡的质量分数为 5%,30t 废渣制得精锡 lt,则锡的回收率为_____。
3.单选题- (共7题)
3.
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材料,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在外接电源作用下,材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变化,从而实现对光的透过率进行可逆性调节。已知WO3和Li4Fe4[Fe(CN6]3均为无色透明,LiWO3和Fe4[Fe(CN6]3均有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M外接电源正极时,该材料颜色变深使光的透过率降低 |
B.该材料在使用较长时间后,离子导电层中Li+的量变小 |
C.当M外接电源负极时,离子导电层中的Li+向变色导电层定向迁移 |
D.当N外接电源正极时,离子储存层的电极反应式为:Fe4[Fe(CN6]3+4Li++4eˉ= Li4Fe4[Fe(CN6]3 |
5.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gC2H4、C3H6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总数为 0. lNA |
B.1.0 mol CH4与 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1.0NA |
C.标准状况下,22. 4LC2H6中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 7NA |
D.50mL l2mol·L 的浓盐酸与足量 MnO2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 0. 3NA |
6.
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上,都广泛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与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有关 |
B.我国西周时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利用了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 |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
D.石油的分馏和石油的催化重整均为物理变化 |
7.
短周期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 倍,X 与 W 同主族,Z 的单质通常使用电解熔融 Z2X3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Y > Z > X |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Z < Y < W |
C.X 与 Y 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均只含有一种化学键 |
D.实验室中可以利用 W 的氧化物制备 W 的最高价含氧酸 |
8.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用 18.4mol·L-1 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84mol·L-1 的稀硫酸 | 用量筒量取 10.0mL 浓硫酸后,需用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
B. |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 向某溶液中滴加 H2O2 溶液,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
C. | 分离苯萃取溴水中的水层和 有机层 | 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放出水层,再换一个烧杯放出有机层 |
D. | 除去乙醇中的水 | 加入新制生石灰,进行蒸馏 |
A.A B.B C.C D.D
9.
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有关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 I 可用于探究 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 |
B.图Ⅱ用于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晶体 |
C.图 III 中 b 口进气可收集 Cl2、CO2等气体 |
D.图Ⅳ中若 X 为 NaOH 溶液,则可完成 SO2的喷泉实验 |
4.填空题- (共1题)
10.
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I1(Zn)________I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2、ZnBr2、ZnI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ZnCO3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Zn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高为c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Zn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组成。第一电离能I1(Zn)________I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nF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ZnF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2、ZnBr2、ZnI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ZnCO3)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ZnCO3中,阴离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C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Zn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高为c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Zn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5.实验题- (共1题)
11.
(1)龚老师在大学时候以Cl2、NaOH、(NH2)2CO(尿素)和SO2为原料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Cl2+2OH−
ClO−+Cl−+H2O是放热反应。
②N2H4·H2O沸点约118℃,具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
步骤Ⅰ制备NaClO溶液时,若温度超过40℃,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实验中控制温度除用冰水浴外,还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2)步骤Ⅱ合成N2H4·H2O的装置如图所示。

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40℃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继续反应。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_________;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
(3)紧接着龚老师查阅资料发现AgSCN为白色难溶物,Ag+可以氧化SCNˉ和Fe2+。为探究SCNˉ和Fe2+的还原性强弱,该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进行下列实验。

先断开电键K,向溶液X中滴加0.1mol·L-1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闭合电键K后,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溶液X逐渐变红、右边石墨电极上有固体析出、电流计指针偏转,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

已知:①Cl2+2OH−

②N2H4·H2O沸点约118℃,具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
步骤Ⅰ制备NaClO溶液时,若温度超过40℃,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3和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实验中控制温度除用冰水浴外,还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2)步骤Ⅱ合成N2H4·H2O的装置如图所示。

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40℃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继续反应。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_________;使用冷凝管的目的是_____。
(3)紧接着龚老师查阅资料发现AgSCN为白色难溶物,Ag+可以氧化SCNˉ和Fe2+。为探究SCNˉ和Fe2+的还原性强弱,该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进行下列实验。

先断开电键K,向溶液X中滴加0.1mol·L-1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闭合电键K后,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溶液X逐渐变红、右边石墨电极上有固体析出、电流计指针偏转,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