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甲池为装置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2)甲池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8g,导线中通过_________mol电子。
(3)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NO3-的浓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其他条件不变,若用U形铜棒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铜棒称量,质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乙池中的某盐溶液是足量AgNO3溶液,则乙池中左侧Pt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若要使乙池溶液恢复原来浓度,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甲池为装置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2)甲池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8g,导线中通过_________mol电子。
(3)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NO3-的浓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其他条件不变,若用U形铜棒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铜棒称量,质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乙池中的某盐溶液是足量AgNO3溶液,则乙池中左侧Pt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若要使乙池溶液恢复原来浓度,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少量(Hg2+等)重金属化合物杂质。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还含有SiO2和Al2O3等杂质。工业上采用同槽硫酸酸溶等工艺制备碳酸锰并回收硫酸铵,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 Ksp[Al(OH) 3]="1" 3×10-33,Ksp[Fe(OH) 3]=5.3×10-38,金属离子的浓度小于1×10-6视为沉淀完全。)

(1)为了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在“浸取”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_________________等。
(2)流程“氧化”中加入MnO2与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而不使用Na2S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50℃碳化”得到碳酸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生成的碳酸锰产品需经充分洗涤,检验产品完全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在“浸取”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_________________等。
(2)流程“氧化”中加入MnO2与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流程“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而不使用Na2S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流程“50℃碳化”得到碳酸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生成的碳酸锰产品需经充分洗涤,检验产品完全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
某探究性学习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利用H2C2O4 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_____________ (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________,T1=__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利用实验B 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 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酸的强弱对酸与镁条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添加药品;
(b)反应开始后,每隔1min 记录一次生成H2的体积;
(c)将所记录的数据转化为曲线图(上图乙)。
(3)根据反应的图像(图乙)分析:0-lmin盐酸与镁反应比1-2min反应快的原因:_____________。
(4)对照实验:用20mL 水代替酸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当水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的活塞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向右移动。
问题分析:针对上述现象,上图中气体发生装置是否合理: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合理,则忽略下问;若不合理,请改进上述装置使其变成合理的装置图:________ (用必要的文字或装置图进行回答)。
实验一:利用H2C2O4 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 | 试验温度/K | |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 ||||
KMnO4溶液(含硫酸) | H2C2O4溶液 | H2O | |||||
V/mL | c/mol·L-1 | V/mL | c/mol·L-1 | V/mL | |||
A | 293 | 2 | 0.02 | 5 | 0.1 | 3 | t1 |
B | T1 | 2 | 0.02 | 3 | 0.1 | V1 | 8 |
C | 313 | 2 | 0.02 | V2 | 0.1 | 5 | t1 |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_____________ (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________,T1=__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利用实验B 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KMnO4)= 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酸的强弱对酸与镁条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添加药品;
(b)反应开始后,每隔1min 记录一次生成H2的体积;
(c)将所记录的数据转化为曲线图(上图乙)。
(3)根据反应的图像(图乙)分析:0-lmin盐酸与镁反应比1-2min反应快的原因:_____________。
(4)对照实验:用20mL 水代替酸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当水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的活塞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向右移动。
问题分析:针对上述现象,上图中气体发生装置是否合理: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若合理,则忽略下问;若不合理,请改进上述装置使其变成合理的装置图:________ (用必要的文字或装置图进行回答)。
2.单选题- (共7题)
4.
环保、安全的铝—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NaCl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 +4e- + 2H2O=4OH- |
C.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增大 |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电解KI溶液制取1molKIO3,消耗铝电极的质量为54g |
5.
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0.6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0.2mol电子 |
B.原混合溶液中c(K+)为0.2mol·L-1 |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0.2mol·L-1 |
7.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测试水果电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金属片A是正极,则该金属片上会产生H2
B. 水果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D. 金属片A、B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个是铁片

A. 若金属片A是正极,则该金属片上会产生H2
B. 水果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D. 金属片A、B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个是铁片
8.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Mg2+ 1s22s22p6 | B.F 1s22s22p5 |
C.Ar 1s22s22p63s23p6 | D.Cr 1s22s22p63s23p63d44s2 |
9.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不能是
A.MgO | B.Mg(OH)2 | C.NH3.H2O | D.MgCO3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