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九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92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0

1.综合题(共2题)

1.
有机物A是聚合反应生产胶黏剂基料的单体,亦可作为合成调香剂I、聚酯材料J的原料,相关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在质谱图中烃A的最大质荷比为118,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三种,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面积比为3:2:2:2: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2)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K分子中含有三个六元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D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H的同分异构体W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1 mol W参与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W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C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已知:(R为烃基)
设计以苯和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H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碲(Te)为第VIA元素,其单质凭借优良的性能成为制作合金添加剂、半导体、光电元件的主体材料,并被广泛应用于冶金、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可从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Te)中回收碲,

(1)“培烧”后,确主要以TeO2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选择最佳的培烧工艺进行了温度和硫酸加入量的条件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硫酸加入量(理论量倍数)
浸出率/%
Cu
Te
450
1.25
77.3
2.63
460
1.00
80.29
2.81
1.25
89.86
2.87
1.50
92.31
7.70
500
1.25
59.83
5.48
550
1.25
11.65
10.63
 
则实验中应选择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1在碱浸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艺(I)中,“还原”时发生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工艺(I)中“氧化”对溶液和物料条件要求高。有研究者采用工艺(II)获得磅.则“电积”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生产中,滤渣2经硫酸酸浸后得滤液3和滤渣3。
①滤液3 与滤液1合井。进入铜电积系统。该处理措施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滤渣3中若含Au和Ag,可用_____将二者分离。(填字母)
A.王水    B.稀硝酸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浓盐酸

2.单选题(共2题)

3.
我国最近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制氢工艺中光能最终转化为化学能
B.该装置工作时,H+由b极区流向a极区
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2+
D.a极区需不断补充含Fe3+和Fe2+的溶液
4.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磷农药多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脂类物质,肥皂水等碱性物质有利其水解而解毒
B.使用国际通行的凯氏定氮法测定奶着中的蛋白质含量时,会把三聚氰胺当做蛋白质而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D.《天 工开物) 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揭皆具素质…...”文中的“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实验题(共1题)

5.
三氯化氧磷(PO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实验室制取POCl3并测定产品含量的实验过程如下:
I.制备POCl3采用氧气氧化液态的PCl3法。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及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其他
PCl3
―112.0
76.0
137.5
均为无色液体,遇水均剧烈
水解为含氧酸和氯化氢,两者互溶  
POCl3
2.0
106.0
153.5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生成POCl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需控制通入O2的速率,对此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4)装置B的作用除观察O2的流速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
(5)反应温度应控制在60~6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测定POCl3产品含量的实验步骤:
①实验I结束后,待三颈烧瓶中液体冷却到室温,准确称取16.725g POCl3产品,置于盛有60.00 mL蒸馏水的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00mL溶液
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mL 3.5mol/L AgNO3标准溶液(Ag++Cl-=AgCl↓)
③加入少量硝基苯(硝基苯密度比水大,且难溶于水)
④以硫酸铁溶液为指示剂,用0.2mol/L K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Ag++SCN-=AgSCN↓),到达终点时共用去10.00mL KSCN溶液。
(6)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测得产品中n(POCl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Ksp(AgCl)>Ksp(AgSCN),据此判断,若取消步骤③,滴定结果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