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W、M、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W所在周期数等于族序数;M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X与M同族,X单质与O2反应生成化合物XO2;Y 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是生活中常见金属,既不属于主族,也不属于副族。回答下列问题:
(1) W与M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写出其中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 已知:①X的单质结构为(
,每个X原子周围都与4个X成键形成的庞大结构);化合物XO2结构为(
,每个X与4个O成键,每个O都与2个X成键形成的庞大结构)。
②有关键能的数据如下表:
写出单质X 在O2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具体元素符号书写方程式)
(3) 写出Z的单质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1) W与M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写出其中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 已知:①X的单质结构为(


②有关键能的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 X-O | O=O | X-X |
键能(kJ/mol) | 460 | 498.8 | 176 |
写出单质X 在O2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具体元素符号书写方程式)
(3) 写出Z的单质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
(1) 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__。
(2) 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1molCH3COOH分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
(3) 复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分析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
③NH4BF4 (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__________mol 配位键。
(4) 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
(5) 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
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金刚石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 ,0);B为(
,0,
);C为(
,
,0)。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金刚石晶胞参数acm,其密度为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2) 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1molCH3COOH分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
(3) 复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分析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
③NH4BF4 (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原料之一。1mol NH4BF4含有__________mol 配位键。
(4) 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
(5) 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
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金刚石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 ,0);B为(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金刚石晶胞参数acm,其密度为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3.
(1)一定温度下,Ksp[Mg3(PO4)2]=6.0×10-29,Ksp[Ca3(PO4)2]=6.0×10-26。向浓度均为 0.20mol·L-1的 MgCl2和 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Na3PO4,先生成沉淀________(填化学式);当测得溶液其中一种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浓度小于10-5mol·L-1)时,溶液中的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________。
(2)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 Ksp(BaC2O4)=1.6×10-7, Ksp(CaC2O4)=2.3×10-9
①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________。
②加入NH3·H2O调节pH="8" 可除去________(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 Ksp(BaC2O4)=1.6×10-7, Ksp(CaC2O4)=2.3×10-9
| Ca2+ | Mg2+ | Fe3+ |
开始沉淀时的pH | 11.9 | 9.1 | 1.9 |
完全沉淀时的pH | 13.9 | 11.1 | 3.7 |
①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________。
②加入NH3·H2O调节pH="8" 可除去________(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4.
关于下列各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
B.装置②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
C.装置③中外电路电子由b极流向a极 |
D.装置④中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5.
清华大学首创三室膜电解法制备LiOH,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为阳离子交换膜 | B.X 电极连接电源负极 |
C.制备2.4gLiOH产生2.24LH2(标况) | D.Y 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
6.
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l∶2,X2+和Z-的电子数之差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Y2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
B.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Y>Z |
C.WZ4分子中W、Z 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且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结构 |
D.Z 元素含氧酸有多种,其酸性:HZO>HZO3>HZO4 |
8.
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B12结构单元 | SF6分子 | S8 | HCN |
结构模 型示意 图 | ![]() | ![]() | ![]() | ![]() |
备注 | 熔点1873 K | — | 易溶于CS2 | — |
A.单质硼属于原子晶体 | B.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
C.固态硫S8属于原子晶体 | D.HCN的结构式为HC=N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 |
B.水很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 |
C.H2O、NH3、CH4分子中的O、N、C原子分别采取sp、sp2、sp3杂化 |
D.配合物[Cu(H2O)4]SO4中,中心离子是Cu2+,配位体是SO42-,配位数是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