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7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2

1.综合题(共3题)

1.
铬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它具有多种价态,单质铬熔点为1857℃。
(1)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Fe(CrO2)2]为原料冶炼铬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Fe(CrO2)2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整数,则铬为_______价。
②高温氧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r(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请写出其分别与NaOH、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两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
(3)铬元素能形成含氧酸及含氧酸盐,若测得初始浓度为1 mol·L-1的铬酸(H2CrO4)溶液中各种含铬元素的微粒浓度分别为:c(CrO42)=0.0005 mol·L-1c(HCrO4)=0.1035 mol·L-1c(Cr2O72)=a mol·L-1、则a=______,KHCrO4溶液中c(OH)______c(H+)(填“>”、“<”或“=”)。
(4)水中的铬元素对水质及环境均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①处理含有Cr2O72的污水方法通常为:用铁作电极电解污水,Cr2O72被阳极区生成的离子还原成为Cr3+,生成的Cr3+与阴极区生成的OH结合生成Cr(OH)3沉淀除去。则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处理含10 mol Cr2O72的污水,则至少需要消耗的铁为_______g。
②转化为重要产品磁性铁铬氧体(CrxFeyOz):先向含CrO42的污水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及硫酸亚铁,待充分反应后再通入适量空气(氧化部分Fe2+)并加入NaOH,就可以使铬、铁元素全部转化为磁性铁铬氧体。写出CrO42在酸性条件下被Fe2+还原为Cr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
工业采用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碳酸锰。已知: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CO3,其中含Fe、Ca、Mg、Al等元素。焙烧后的产物用浓盐酸酸浸,再对浸出液净化除杂,得到的净化液加入碳酸氢铵溶液生成沉淀,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产品。回答:
(1)焙烧过程中产生两种气体,一种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另一种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请写出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对浸出液净化除杂时,需先加入MnO2将Fe2+转化为Fe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Fe3+所用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
(3)净化液加入碳酸氢铵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A.MnCO3 B. HCl C. NH4Cl D. 碳酸氢铵
(5)用滴定法测定浸出液中Mn2+的含量时,需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会生成NO2。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可以将其转化成无污染的物质而除去,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
如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 ℃,42 ℃以上分解为Cl2和O2
(1)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_____取20.00 mL次氯酸溶液,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沉淀,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 (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

2.单选题(共4题)

4.
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M元素的原子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W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B.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Y>Z>W
C.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Y>Z>W
D.M2W2既含有离子键,也含有非极性键
5.
有一澄清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H+、Fe3+、Fe2+、Al3+、AlO2、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不含Fe3+和Fe2+
B.一定含有Al3+,Fe3+、Fe2+至少含有一种或两种皆有
C.溶液可能含有NO3
D.溶液中共含有4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少量纯净的氨气
B.用图2 所示装置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D.用图4 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Br2的氧化性强弱
7.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将0.1 mol·L-1MgSO4溶液滴入过量NaOH溶液,再滴加几滴0.1 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蓝色沉淀生成
Ksp[Cu(OH)2]<Ksp[Mg(OH)2]
B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下来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
熔点高于Al
C
向新收集的酸雨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酸雨中一定含有SO42-
D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没有变质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