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夫子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70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7

1.综合题(共1题)

1.
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1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CaCO3、Ca(OH)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若X是空气,则上述反应中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___________,若空气过量,导致的结果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1也可通过催化剂直接转化成无污染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工业废气中主要含N2、SO2,不考虑其他成分,则可用下列工艺生产NaHSO3过饱和溶液[NaHSO3过饱和溶液是生产焦亚硫酸钠(Na2S2O5)的原料]。

pH=4.1时,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艺中加入Na2CO3
固体、并再次通入废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8题)

2.
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或燃油
B.水泥、陶瓷、玻璃工业的生产原料中都用到了石灰石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是单质硅
D.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杀死埃博拉病毒,其消毒原理与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原理相同
3.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供给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金属钙与氢气加热反应制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钙中的氢元素为+1价
B.氢化钙可用作还原剂和制氢材料
C.氢化钙(CaH2)是离子化合物,固体中含有H—H键
D.可以取少量试样滴加几滴水,检验反应是否产生氢气来区别金属钙与氢化钙
4.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W与Y同族,Z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小的,且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D.简单离子半径:W<X<Z
5.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材料
B.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D.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6.
对于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甲:匀速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没气泡产生和有气泡产生的时间段相同
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
C.实验丙:用瓷坩埚融化NaOH
D.装置丁: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差生白色沉淀
检验溶液中含有SO42-
B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C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并加热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
称取0.40g NaOH固体,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配制0.10mol/L NaOH溶液
 
A.AB.BC.CD.D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CaCO3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物质,可证明酸性:HC1>H2CO3>H2SiO3
B.向铁的氧化物中加入盐酸至恰好溶解,再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中含有Fe2+
C.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1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14振荡,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则说明还原性:I->Fe2+>Br-
D.向NH4A1(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接着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最后沉淀逐渐溶解
9.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a(N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NO+CaO2===Ca(NO2)2;2NO2+CaO2==Ca(N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 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
C. 将铜片换成木炭也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
D. 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

3.填空题(共1题)

10.
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D位于同一主族,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D、F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2)B、C、E、F、G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数目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B、E、F、G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
(4)由A、C、D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M和N都由A、C、D、F四种元素组成,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F的氧化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1.
以CuSO4溶液和不同酸根离子形成的钠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1)经检验,现象I的白色沉淀为CuI,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绿色沉淀是碱式碳酸铜[xCuCO3·yCu(OH)2·zH2O]。现采用氢气还原法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仪器接口字母编号):a→_______→g f→____→_____→_____→l

(3)经检验,现象Ⅲ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
已知:Cu+Cu+Cu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