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电解精炼锡后的阳极泥中除含有一定量的Sn外,还含有Ag、Bi、Cu等金属,极具回收价值。某锡冶炼厂采用纯湿法工艺从阳极泥中提取Ag、Bi、Cu,流程如下:

已知:①BiCl3+H2O
BiOCl+2HCl
②SnO2不溶于稀酸和碱溶液
(1)锡阳极泥在“氧化浸出”前需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浸出"时Cu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渣1的主要成分为AgCl和SnO2,则“氨浸出“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水合肼(N2H4·H2O)起_________作用(填“还原”或“氧化”)。已知N2H4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与氨相似,其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粗银电解冶炼时用_________作阳极,用_________溶液作电解液。
(6)“沉铜铋”时应将溶液的pH调至0.5~1.0之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BiCl3+H2O

②SnO2不溶于稀酸和碱溶液
(1)锡阳极泥在“氧化浸出”前需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浸出"时Cu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浸渣1的主要成分为AgCl和SnO2,则“氨浸出“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水合肼(N2H4·H2O)起_________作用(填“还原”或“氧化”)。已知N2H4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与氨相似,其第一步电离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粗银电解冶炼时用_________作阳极,用_________溶液作电解液。
(6)“沉铜铋”时应将溶液的pH调至0.5~1.0之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甲苯是有机化工的一种重要原料,用它制取利尿“呋塞米” 和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步骤和条件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
(2)反应类型:反应②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_________种。
①某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每个取代基上碳原子数不超过3 个。
②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1mol该有机物完全水解需要消耗2molNaOH。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5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6)结合以下信息:
①
②RCN
RCOOH
写出用丙酮和HCN 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其它试剂任选)。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
(2)反应类型:反应②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_________种。
①某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每个取代基上碳原子数不超过3 个。
②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1mol该有机物完全水解需要消耗2molNaOH。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5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呋塞米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 |
B.甲基丙烯酸是丙酸的同系物 |
C.1mol甲基丙烯酸和丙烯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需要氧气4.5 mol |
D.可用溴水鉴甲苯和甲基丙烯酸苄基酯 |
①


写出用丙酮和HCN 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3.单选题- (共5题)
3.
钴酸锂电池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钾离子电池,用它作电源按下图装置进行电解。通电后。a电极上一直有气泡产生;d电极附近先出现白色沉淀(CuCl),后白色沉淀逐渐转变成橙黄色沉淀(CuOH)。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钴酸锂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6C,则Li1-xCoO2作负极,失电子 |
B.当外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电极b处有2.24LCl2生成 |
C.电极d为阴极,电解开始时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uCl |
D.所着电解的进行,U形管1中发生了如下转化CuCl+OH-=CuOH+Cl- |
4.
异丁香酚可作为合成香料的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异丁香酚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4O2 |
B.该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1mol该物质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可消耗1molH2 |
D.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
5.
化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做衣服用的蚕丝、棉、麻灼烧时均不会产生特殊气味 |
B.豆腐素有“植物肉”之美称,“卤水点豆腐”是胶体的聚沉过程 |
C.氮化硅陶瓷可用于汽车发动机中,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D.变色眼镜“光致变色”,是因为掺进了微量光敏感物质(如溴化银) |
6.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元素的简单阴离子比阳离子多2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Z与Y同主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Y>X |
B.元素X、Y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数目之比可能为2∶1 |
C.Y 与X、Z、W均可形成能用于杀菌消毒的化合物 |
D.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通入BaCl2溶液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
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主要仪器、注意事项及应用举例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主要仪器 | 注意事项 | 应用举例 |
A | 洗气 | ① | 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 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 |
B | 气体干燥 | ② | 从粗管进气,细管出气 | 用无水氯化钙作干燥剂干燥氨气 |
C | 分液 | ③ | 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 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
D | 气体收集 | ④ | 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 收集氯气 |
A.A | B.B | C.C | D.D |
4.实验题- (共1题)
8.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已知:室温下,己二酸微溶于水,当温度由28℃升至78℃时,其溶解度可增大20倍。某实验小组利用绿色氧化剂H2O2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反应和制备装置如下:

主要实验步骤:
①在100mL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1.50g钨酸钠0.57g草酸和34mL30%过氧化氢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20min。
②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加入8.0mL的环己烯,继续搅拌并加热回流2 小时,停 止加热。
③将反应液迅速转入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再用冰水浴冷却,有大量晶体析出。抽滤,并用少量冰水洗涤,即可得到己二酸晶体粗品。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使用带刻度的恒压滴液漏斗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用冰水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二酸晶体粗品可利用_________方法进一步获得纯品。
(3)取0.1480g 己二酸(Mr=146.0)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入2滴指示剂,用0.1000mol/Ld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①本实验应选择_________(填“甲基橙”“石蕊”或“酚酞”)溶液作指示剂。
②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样品中己二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4)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环己烯的用量来探究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合图像分析产率变化的可能原因:
①A点→B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点→C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实验步骤:
①在100mL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1.50g钨酸钠0.57g草酸和34mL30%过氧化氢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20min。
②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加入8.0mL的环己烯,继续搅拌并加热回流2 小时,停 止加热。
③将反应液迅速转入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再用冰水浴冷却,有大量晶体析出。抽滤,并用少量冰水洗涤,即可得到己二酸晶体粗品。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使用带刻度的恒压滴液漏斗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用冰水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二酸晶体粗品可利用_________方法进一步获得纯品。
(3)取0.1480g 己二酸(Mr=146.0)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入2滴指示剂,用0.1000mol/Ld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①本实验应选择_________(填“甲基橙”“石蕊”或“酚酞”)溶液作指示剂。
②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样品中己二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4)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环己烯的用量来探究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合图像分析产率变化的可能原因:
①A点→B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点→C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