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次检测结果肯定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与分析。
检测次数 |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
第一次 | KCl、K2SO4、Na2CO3、NaCl |
第二次 | KCl、BaCl2、Na2SO4、K2CO3 |
第三次 | Na2SO4、KCl、K2CO3、NaCl |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次检测结果肯定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CO32-和Cl-,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与分析。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第一步 |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HNO3溶液 | 检验______的存在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步 | 继续滴加过量的______溶液 | 检验SO42-的存在 | 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步 | 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______溶液 | 检验Cl-的存在 | Ag++Cl-===AgCl↓ |
2.单选题- (共3题)
2.
已知下列三个反应可以进行:2W-+X2=2X- + W2;2Y-+W2=2W-+Y2;2X-+Z2=2Z-+X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还原性:X- > Y- | B.在X-、Y-、Z-、W-中 Z-的还原性最强 |
C.氧化性:Z2 > W2 | D.反应2Z- + Y2 = 2Y- + Z2可以发生 |
3.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BaCl2 ④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BaCl2 ④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①③④⑤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⑤ |
4.
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主要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 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
3.实验题- (共2题)
5.
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I、甲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II、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III、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他的操作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将所制得的Fe(OH)3胶体分成两份,并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中一份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另一份中不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甲同学向1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II、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III、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他的操作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将所制得的Fe(OH)3胶体分成两份,并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中一份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另一份中不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铝和铁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金属。
(1)加热铝箔,铝融化但不滴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铝箔包住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入水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图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酒精灯和酒精喷灯首先点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现欲将5.6 gFe完全溶解在稀硫酸中,加水后得200 mL溶液: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L。
(1)加热铝箔,铝融化但不滴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铝箔包住金属钠,用针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入水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图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酒精灯和酒精喷灯首先点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现欲将5.6 gFe完全溶解在稀硫酸中,加水后得200 mL溶液:所得硫酸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