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研究小组以苯酚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药物——沙丁胺醇。

已知: ①A→B 原子利用率为100%
②
③
请回答:
(1)写出D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_________。
(3)设计化合物C经两步反应转变为D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 _________。
(4)写出D+E→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化合物M 比E多1个CH2,写出化合物M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须符合: 1H-NMR谱表明M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

已知: ①A→B 原子利用率为100%
②

③

请回答:
(1)写出D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_________。
A.A是甲醛 | B.化合物D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B→C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 D.沙丁胺醇分子式:C13H19NO3 |
(4)写出D+E→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化合物M 比E多1个CH2,写出化合物M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须符合: 1H-NMR谱表明M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
2.综合题- (共1题)
2.
已知气体A会引起温室效应,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L, B、C、D、E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相关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D的结构式为______,C→E的反应类型______。
(2)写出B→A+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全降解塑料。
B. D→E化学反应理论上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符合绿色化学概念。
C.上述流程中B、C、D、E均易溶于水。
D.C在某些微生物作用下能氧化为E。

请回答:
(1)D的结构式为______,C→E的反应类型______。
(2)写出B→A+C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全降解塑料。
B. D→E化学反应理论上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符合绿色化学概念。
C.上述流程中B、C、D、E均易溶于水。
D.C在某些微生物作用下能氧化为E。
3.单选题- (共9题)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烷有两种一氯取代物,甲苯有三种一氯取代物 |
B.环己烷和环己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
C.HOCH2CH2OH的名称为二乙醇 |
D.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乙酸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相等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H2O和2H2O表示氢元素的二种核素 |
B.C60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他们都是分子晶体 |
C.HOCOOH和CH3COOH互为同系物 |
D.丙氨酸CH3CH(NH2)COOH与CH3CH2CH2NO2互为同分异构体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皂化反应中加入95%的乙醇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 |
B.氨基乙酸分别与酸和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 |
C.聚乙烯用于制造玩具、标本架,聚氯乙烯用于制造水杯奶瓶 |
D.有机高分子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如传感膜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热电膜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6.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 |
B.原子半径大小:Y<W |
C.X元素和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
D.ZY2是一种高效广谱型消毒剂 |
8.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NaCl中的NaHCO3:加入盐酸反应后,再蒸发结晶 |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 |
C.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 |
D.除去CO2中少量的SO2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 |
9.
锶(Sr) 为第五周期IIA 族元素,其化合物六水氯化锶(SrCl2·6H2O) 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SrSO4,含少量BaSO4) 为原料制备,生产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天青石焙烧前先研磨粉碎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B.高温焙烧时,若0.5mol SrSO4完全反应转移了4mol 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rSO4+4C ![]() |
C.加入适量1mol/LH2SO4 目的是除去溶液中Ba2+杂质 |
D.工业上常电解熔融StCl2制锶单质,则SrCl2·6H2O制取无水SrCl2一定要在无水氯化氢气流中加热SrCl2·6H2O失水恒重 |
4.实验题- (共1题)
12.
用Skraup 法合成8 -羟基喹啉的原理和流程如下:


已知水蒸气蒸馏原理: 在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通入水蒸气,使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水一起蒸出。
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1) 图1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图2中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
(2) 甘油中水量大于5%会影响产量,需要新配。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将普通甘油置于蒸发皿加热至180℃去水后,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图3)d处备用
B.为了增强干燥器的干燥效果,可在磨口边缘涂极薄的一层凡土林
C.当干燥器内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 颜色为浅粉红色时,需要更换干燥剂
D.取用甘油时,手握干燥器盖顶圆球向上拉,取下盖子正着放置,取用甘油
(3) 第一次水蒸气蒸馏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
(4) 剩余液调节pH="7" 的作用是_________。
(5) 第二次馏出 物经过一 系列操作可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第二次水蒸气蒸馏的馏出物经过抽滤、洗涤、干燥可以获得粗产品
B.粗产品加入4: 1的乙醇水溶液溶解后,慢慢滴加水,可得到颗粒较细的晶体
C.将重结晶过滤后的母液收集起来进行适当处理,可提高产率
D.可以用测产品熔点判断产物的纯度


已知水蒸气蒸馏原理: 在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通入水蒸气,使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水一起蒸出。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某些化学性质 |
邻氨基苯酚 | 177 | 153 | 可溶于水:能溶于强酸、强碱;易溶于乙醇 | 两性 |
邻硝基苯酚 | 45 | 216 | 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易溶于乙醇 | |
甘油 | 20 | 290.9 | 与水、乙醇混溶;能吸潮 | |
8-羟基喹啉 | 76 | 257 | 难溶于水,能溶于强酸、强碱;易溶于乙醇 | 两性 |
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1) 图1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图2中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
(2) 甘油中水量大于5%会影响产量,需要新配。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
A.将普通甘油置于蒸发皿加热至180℃去水后,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图3)d处备用
B.为了增强干燥器的干燥效果,可在磨口边缘涂极薄的一层凡土林
C.当干燥器内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 颜色为浅粉红色时,需要更换干燥剂
D.取用甘油时,手握干燥器盖顶圆球向上拉,取下盖子正着放置,取用甘油
(3) 第一次水蒸气蒸馏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
(4) 剩余液调节pH="7" 的作用是_________。
(5) 第二次馏出 物经过一 系列操作可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第二次水蒸气蒸馏的馏出物经过抽滤、洗涤、干燥可以获得粗产品
B.粗产品加入4: 1的乙醇水溶液溶解后,慢慢滴加水,可得到颗粒较细的晶体
C.将重结晶过滤后的母液收集起来进行适当处理,可提高产率
D.可以用测产品熔点判断产物的纯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