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物质(用NH3表示)和氯化物,把垃圾渗滤液加入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电极为惰性材料)中进行净化。该净化过程分两步:第一步电解产生氧化剂,第二步氧化剂氧化氨氮物质生成N2。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B.B电极为电子的流出极 |
C.产生的氧化剂为O2 |
D.第二步的反应为3Cl2+2NH3=N2+6HCl |
2.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A、B两种烃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均相同,则A和B一定互为同系物
B. 沸点比较:乙醇>甲醇 >乙烷
C. 如下所示反应为取代反应
D. CH3COOH分子中O-H键容易断裂,使得乙酸具有酸性
A. 等物质的量的A、B两种烃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均相同,则A和B一定互为同系物
B. 沸点比较:乙醇>甲醇 >乙烷
C. 如下所示反应为取代反应

D. CH3COOH分子中O-H键容易断裂,使得乙酸具有酸性
3.
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A.Z原子比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2个 |
B.原子半径:W>X>Z>Y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X>W |
D.Y单质与氢气反应条件比Z单质更苛刻 |
4.
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 |
5.
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向盛有溶液①和溶液②的试管中,通入过量气体X,最终溶液①、溶液②均无沉淀生成的是:


选项 | 气体X | 溶液① | 溶液② |
A | SO2 | Ca(OH)2 | BaCl2 |
B | Cl2 | AgNO3 | Na2S |
C | NH3 | AgNO3 | AlCl3 |
D | HCl | Na2SiO3 | NaAlO2 |
A.A | B.B | C.C | D.D |
6.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能充分体现这句话的是:
A.磁悬浮列车的使用,使交通更迅捷 |
B.杂交水稻的推广,使中国走上富裕之路 |
C.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为疟疾患者带来福音 |
D.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使用,使人们观察到微观世界的美好 |
2.填空题- (共3题)
7.
煤的气化技术发展较早,近几年来煤的气化技术更多的倾向于用水煤浆与粉煤为原料的加压气化技术。煤的气化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煤的气化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 C(s)+O2(g)
CO2(g) △H1=-394.1kJ/mol
②2CO(g)+O2(g)
2CO2(g) △H2=-566.0kJ/mol
③2H2(g)+O2(g)
2H2O(g) △H3=-483.6kJ/mol
写出利用水煤浆生产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由H2和CO可直接制备二甲醚(CH3OCH3)(产物中还有水蒸气),结果如图所示:
①合成二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利于该反应充分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④在实际生产中选择了适宜温度和压强,原因是考虑了________因素
(3)图中,甲装置为CH3OCH3碱性燃烧电池,其电极均为Pt电极。装置乙中,C、D电极为Pb电极,其表面均覆盖着PbSO4,其电解液为稀H2SO4溶液。

①写出甲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乙装置中D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有46克二甲醚参加反应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1)煤的气化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
① C(s)+O2(g)

②2CO(g)+O2(g)

③2H2(g)+O2(g)

写出利用水煤浆生产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由H2和CO可直接制备二甲醚(CH3OCH3)(产物中还有水蒸气),结果如图所示:

①合成二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利于该反应充分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④在实际生产中选择了适宜温度和压强,原因是考虑了________因素
(3)图中,甲装置为CH3OCH3碱性燃烧电池,其电极均为Pt电极。装置乙中,C、D电极为Pb电极,其表面均覆盖着PbSO4,其电解液为稀H2SO4溶液。

①写出甲装置中B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乙装置中D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有46克二甲醚参加反应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8.
由简单的烃可合成多种有机物

已知:
,
。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B→C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3)已知1mol E在一定条件下和1mol H2反应生成F,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E的顺式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I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C与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CH3CHO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CH3CHOHCHOHCH2OH,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_。

已知: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D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B→C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
(3)已知1mol E在一定条件下和1mol H2反应生成F,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E的顺式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I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B.能发生酯化反应 |
C.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吸收峰 | D.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
(7)以CH3CHO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CH3CHOHCHOHCH2OH,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_。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要求的加强,来源广泛的高氨氮废水(主要含有NH4+)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有多种方法。
(1)吹脱法:

使用吹脱法时需要在①中加入碱,写出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AP沉淀法:

①使用化学沉淀剂处理高氨氮废水时,向高氨氮废水中投入含有Mg2+的物质和H3PO4,调节溶液pH,与NH4+反应生成MgNH4PO4(MAP)沉淀。为有效控制溶液PH,并考虑污水处理效果,则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_____。
A MgO B MgSO4 C MgCl2
②控制溶液PH的合理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溶解平衡角度解释PH过高或过低不易形成沉淀MAP的原因(已知PO43-在酸性较强条件下以HPO42-形式存在)_______________
(3)生物脱氮传统工艺:
①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借助于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生成NO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无氧的酸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反硝化菌)的作用使NO3-与甲醇作用生成N2,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吹脱法:

使用吹脱法时需要在①中加入碱,写出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AP沉淀法:

①使用化学沉淀剂处理高氨氮废水时,向高氨氮废水中投入含有Mg2+的物质和H3PO4,调节溶液pH,与NH4+反应生成MgNH4PO4(MAP)沉淀。为有效控制溶液PH,并考虑污水处理效果,则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_____。
A MgO B MgSO4 C MgCl2
②控制溶液PH的合理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溶解平衡角度解释PH过高或过低不易形成沉淀MAP的原因(已知PO43-在酸性较强条件下以HPO42-形式存在)_______________
(3)生物脱氮传统工艺:
①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借助于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生成NO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无氧的酸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反硝化菌)的作用使NO3-与甲醇作用生成N2,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共1题)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KI的化学性质。
(1)KI组成中含有钾元素,可知它能发生__________反应。
(2)①根据碘元素的化合价可推知KI有__________性。
②与KI反应,能体现上述性质的试剂有_________(填序号)
a、Fe2+ b、Fe3+ c、Br- d、Cl2
(3)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猜测:Cu2+有可能氧化I-,为了验证,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已知:CuI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结论:Cu2+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I-。若能氧化,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认为不能氧化,此空不用填写)。
(4)①同学们依据(3)的结论推测:Ag+能氧化I-,原因为___________。
他们做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③甲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Ag+能氧化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得出结论:Ag+能氧化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KI组成中含有钾元素,可知它能发生__________反应。
(2)①根据碘元素的化合价可推知KI有__________性。
②与KI反应,能体现上述性质的试剂有_________(填序号)
a、Fe2+ b、Fe3+ c、Br- d、Cl2
(3)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猜测:Cu2+有可能氧化I-,为了验证,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已知:CuI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操作 | 现象 |
![]() | 溶液分层,上层显紫色,有白色沉淀生成 |
结论:Cu2+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I-。若能氧化,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认为不能氧化,此空不用填写)。
(4)①同学们依据(3)的结论推测:Ag+能氧化I-,原因为___________。
他们做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
操作 | 现象 |
![]() | 生成黄色沉淀 |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操作 | 现象 |
![]() | 3分钟后KI溶液开始变黄,随后溶液黄色加深,取出该烧杯中溶液滴入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溶液变蓝。 |
③甲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Ag+能氧化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得出结论:Ag+能氧化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