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俗称涤纶树脂,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其结构为
。利用有机物A合成PET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
;②
。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C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由1,3-丁二烯可制备顺式聚1,3-丁二烯,写出顺式聚l,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
(3)A→D、B→C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 、_______。
(4)写出C+F→PET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G是F 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F多28,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则符合该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1,3-丁二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丁苯橡胶(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C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由1,3-丁二烯可制备顺式聚1,3-丁二烯,写出顺式聚l,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
(3)A→D、B→C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 、_______。
(4)写出C+F→PET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G是F 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F多28,G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则符合该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1,3-丁二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丁苯橡胶(

2.综合题- (共1题)
2.
索氏提取法是测定动植物样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标准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如图装置,用无水乙醚等有机溶剂连续、反复、多次萃取动植物样品中的粗脂肪。具体步骤如下:

①包装: 取滤纸制成滤纸筒,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质量记作a;在滤纸筒中包入一定质量研细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质量记作b。
②萃取:将装有样品的滤纸筒用长镊子放入抽提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醚,使滤纸筒完全浸没入乙醚中,接通冷凝水,加热并调节温度,使冷凝下滴的无水乙醚呈连珠状,至抽提筒中的无水乙醚用滤纸点滴检查无油迹为止(大约6h~12h)。
③称量:萃取完毕后,用长镊子取出滤纸筒,在通风处使无水乙醚挥发,待无水乙醚挥发后,将滤纸筒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质量记作c。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了三次的仪器X的名称___________。为提高乙醚蒸气的冷凝效果,索氏提取器可选用下列______(填字母)代替。
a. 空气冷凝管
b.直形冷凝管
C.蛇形冷凝管
(2)①实验中必须十分注意乙醚的安全使用,如不能用明火加热、室内保持通风等。为防止乙醚挥发到空气中形成燃爆,常在冷凝管上口连接一个球形干燥管,其中装入的药品为___(填字母)。
a.活性炭 b.碱石灰 c:P2O5 d.浓硫酸
②无水乙醚在空气中可能氧化生成少量过氧化物,加热时发生爆炸。检验无水乙醚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实验中需控制温度在70℃~80℃之间,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应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
②当无水乙醚加热沸腾后,蒸气通过导气管上升,被冷凝为液体滴入抽提筒中,当液面超过回流管最高处时,萃取液即回流入提取器(烧瓶)中……该过程连续、反复、多次进行,则萃取液回流入提取器(烧瓶) 的物理现象为________。
A.冷凝回流 B.虹吸 C.倒吸 D.分液
③索氏提取法与一般萃取法相比较,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
(4)数据处理: 样品中纯脂肪百分含量_______(填“<”、“>”或“=”)

①包装: 取滤纸制成滤纸筒,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质量记作a;在滤纸筒中包入一定质量研细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质量记作b。
②萃取:将装有样品的滤纸筒用长镊子放入抽提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醚,使滤纸筒完全浸没入乙醚中,接通冷凝水,加热并调节温度,使冷凝下滴的无水乙醚呈连珠状,至抽提筒中的无水乙醚用滤纸点滴检查无油迹为止(大约6h~12h)。
③称量:萃取完毕后,用长镊子取出滤纸筒,在通风处使无水乙醚挥发,待无水乙醚挥发后,将滤纸筒放入烘箱中干燥后,移至仪器X中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质量记作c。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了三次的仪器X的名称___________。为提高乙醚蒸气的冷凝效果,索氏提取器可选用下列______(填字母)代替。
a. 空气冷凝管


C.蛇形冷凝管

(2)①实验中必须十分注意乙醚的安全使用,如不能用明火加热、室内保持通风等。为防止乙醚挥发到空气中形成燃爆,常在冷凝管上口连接一个球形干燥管,其中装入的药品为___(填字母)。
a.活性炭 b.碱石灰 c:P2O5 d.浓硫酸
②无水乙醚在空气中可能氧化生成少量过氧化物,加热时发生爆炸。检验无水乙醚中是否含有过氧化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实验中需控制温度在70℃~80℃之间,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应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
②当无水乙醚加热沸腾后,蒸气通过导气管上升,被冷凝为液体滴入抽提筒中,当液面超过回流管最高处时,萃取液即回流入提取器(烧瓶)中……该过程连续、反复、多次进行,则萃取液回流入提取器(烧瓶) 的物理现象为________。
A.冷凝回流 B.虹吸 C.倒吸 D.分液
③索氏提取法与一般萃取法相比较,其优点为_______________。
(4)数据处理: 样品中纯脂肪百分含量_______(填“<”、“>”或“=”)

3.单选题- (共4题)
3.
研究小组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原电池实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实验装置 | ![]() | ![]() |
实验现象 | 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两侧铜片表面均无明显现象 | 左侧铁片表面持续产生气泡,连接装置5 分钟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右侧铁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装置的盐桥中,阳离子均向右侧移动 |
B.实验①中,左侧的铜被腐蚀 |
C.实验②中,左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H2↑ |
D.实验① 和实验②中,均有O2得电子的反应发生 |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B.组成为C5H10的苯的同系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
C.乙醛和丙烯醛(CH2=CH-CHO)不是同系物,与足量H2 加成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
D.用碳酸氢钠溶液可将乙酸、乙醇、苯区别开 |
5.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c是Z的单质,该单质与沸水缓慢反应,且该单质可制造照明弹;f为固体单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X | B.元素的非金属性:W>X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 | D.X、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
6.
下列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已知K1(H2C2O4)=5.4×10-2、K2(H2C2O4)=6.4×10-5] | 证明草酸是二元酸 |
B | 某样品进行焰色反应时产生黄色火焰 | 该样品是钠盐 |
C | 将溴水、苯、FeBr3混合于烧瓶中 | 制备溴苯 |
D |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2题)
7.
(1)SiO4-是构成硅酸盐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共用氧相连可形成硅氧组群。
①基态硅原子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与SiO4-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微粒,分子和离子各写一个_______。
③下图为一种硅氧组群的结构示意图,其离子符号为____,其中Si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

④电负性:Si____O(填“>”、“=”或“<”) 。
(2)2017年,我国科学家又在碳原子研究上获得突破:由中科院大学物理学院苏刚教授等人通过理论计算预言的一种三维碳结构T-碳(T-carbon) 诞生,中外科学家联合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T-碳,从而使T-碳成为可与石墨和金刚石比肩的碳的另一种三维新结构。T碳的结构是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4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碳的一种新型三维立方晶体结构,如下图。T-碳属于_____晶体。已知T-碳晶胞参数为a p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T碳的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g/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①基态硅原子价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与SiO4-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微粒,分子和离子各写一个_______。
③下图为一种硅氧组群的结构示意图,其离子符号为____,其中Si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

④电负性:Si____O(填“>”、“=”或“<”) 。
(2)2017年,我国科学家又在碳原子研究上获得突破:由中科院大学物理学院苏刚教授等人通过理论计算预言的一种三维碳结构T-碳(T-carbon) 诞生,中外科学家联合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T-碳,从而使T-碳成为可与石墨和金刚石比肩的碳的另一种三维新结构。T碳的结构是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4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碳的一种新型三维立方晶体结构,如下图。T-碳属于_____晶体。已知T-碳晶胞参数为a p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T碳的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g/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8.
近几年来关于氮污染的治理倍受关注。
(1)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化合物X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确定。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CR技术可使NOx与NH3直接反应,实现无害转化。当NO与NO2的物质的最之比为2:1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反应过程如下:NO
NO2
N2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2NO+ ClO2+H2O==NO2+HNO3+ 2HCl,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NH4+完全转化为N2,而本身被还原为NaCl。
①检验废水中是否存在NH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处理废水产生了0.448LN2 (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2mol/L的次氯酸钠的体积为____mL。
(1)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化合物X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确定。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CR技术可使NOx与NH3直接反应,实现无害转化。当NO与NO2的物质的最之比为2:1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反应过程如下:NO


(4)加入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NH4+完全转化为N2,而本身被还原为NaCl。
①检验废水中是否存在NH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处理废水产生了0.448LN2 (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2mol/L的次氯酸钠的体积为____mL。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