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2904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9

1.推断题(共1题)

1.
Ⅰ.A是一种常见单质,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C是一种难溶性物质。

(1)若A是一种金属,则A是________,试写出由A→B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非金属,则A是________,
试写出由B→C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时,忘记在圆圈内标出其质子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自己的判断。

(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2)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氧化性很强,该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原性很强,该单质与氧气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4)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2个电子后变成原子,其氢化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
(5)该微粒的符号为X3+,其氢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草图,表中所列字母代号分别代表某一种元素,请回答:
a
 
 
 
 
 
 
 
 
 
 
 
 
 
 
 
 
 
 
 
 
 
 
 
 
 
 
 
 
 
 
b
 
d
e
 
f
 
 
 
 
 
 
 
 
 
 
 
k
 
 
m
 
 
n
 
 
 
 
 
 
 
 
 
 
 
 
 
 
 
p
 
 
 
 
 
 
 
 
 
 
 
 
 
 
 
 
 
 
 
 
 
 
 
 
 
 
 
 
 
 
 
 
 
 
 
 
 
 
 
 
 
 
 
 
 
 
 
 
 
 
 
 
 
 
 
 
(1)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左右边界,请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上下边界___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与最活泼的非金属形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由a、d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分解生成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这两种化合物中所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序号);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离子键
(4)e、f、k、m对应的单原子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d、m对应的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d、e、m、p的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是___________(填分子式);
(7)用电子式表示n与m形成的原子个数比2:1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3.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金属元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丙与戊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4.
图中曲线表示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及其常见最高化合价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单核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②<③
B.①、③可以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
C.②、③形成的化合物是两性物质
D.①、②形成的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可能是44g/mol
5.
A、B、C、D、E 是同一短周期的五种元素, 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 且碱性前者强于后者, 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且酸性前者强于后者, 五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B A D C E    B. E C D A B
C. B A E D C    D. C D E B A
6.
俄罗斯科学家用两种核素精确测定了地球和月球的年龄,得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互为同位素B.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C.中子数相等D.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
7.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CaH2和 Na2SB.Na2O 和Na2O2
C.CO2和CaOD.HCl 和NaOH
8.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  )
A.氯化氢溶解于水B.冰变水
C.氯化钠受热熔化D.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9.
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这里不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是  (  )
A.蒸馏B.蒸发C.结晶D.溶解
10.
现取m克铝镁合金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假定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
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 mol/LNaOH溶液,当滴加到 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
大值n克,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g
B.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bV mol
C.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D.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
11.
某实验小组对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
(1)滴加少量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
(2)继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3)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白色胶状沉淀明显减少。
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物质的量与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4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可能为6 g
12.
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探索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品红溶液的作用是验证SO2的漂白性
B.试管②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NaOH 溶液或Na2SO3 溶液
C.停止反应后,立即向①中加水后溶液呈蓝色
D.该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4.实验题(共1题)

13.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罝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罝已略去)。

查阅资料可知:
① 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② 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NO被酸性KMnO4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