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4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4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3

1.推断题(共1题)

1.
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N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i. 
ii. 
iii.    (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名称是_______,物质D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
(2) 物质C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由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3)由H 生成M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 F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种(包含顺反异构),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面积比为1:1:1:2:2:3 的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条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存在顺反异构
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
(5)写出用乙烯和乙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________

2.单选题(共5题)

2.
某城市为了减少钢管因锈蚀造成的损失,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B.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金属棒M将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钢管
C.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H+向金属棒M 移动,抑制H+与铁的反应
D.钢管与金属棒M也可用导线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以使钢管表面的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3.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2H5COOC2H5存在C4H9COOH时可以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后分液除去
B.C3H7COOCH3(m)、C2H5COOC2H5(e)、C4H9COOH(p)的分子式均为C5H10O2,且满足m 的同分异构体比p 的多
C.分子式为C5H12O且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有机物,其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
D.含有属于芳香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4.
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A和D同主族,B和C相邻,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无机含氧酸中的最强酸。E与B可构成化合物E3B2,且该物质遇水发生水解反应。已知利用如下装置以制备E3B2,装置①用于制备B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E与B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离子半径B>E
B. ③、④、⑥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NaOH 溶液浓H2SO4、碱石灰
C. 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与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D. 实验结束,取⑤中的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可以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5滴等浓度的CuSO4和KMnO4溶液
观察、对比气体产生的速度
可比较CuSO4和KMnO4的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
B
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烧碱溶液,加热
冷却后观察到其一分层,另一不分层
分层的是矿物油,不分层的是植物油
C
将浓硫酸滴到胆矾晶体表面
晶体表面出现黑斑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D
向NaHSO3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
无明显现象
NaHSO3不水解
 
A.AB.BC.CD.D
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报纸包装食物属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应以提倡。
B.是矿泉水瓶、饮料瓶底的常见标志,表示可回收利用,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长期使用。
C.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加工后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3.实验题(共2题)

7.
“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从废钒(主要成分为V2O5、Fe2O3、SiO2等)中回收V2O5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步骤②、③中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Rn+(水层)+nHA(有机层)RAn(有机层)+nH+(水层)(式中Rn+表示VO2+或Fe3+,HA表示有机萃取剂)。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酸浸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萃取时应加入适量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25°C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
pH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钒沉淀率%
88.1
94.8
96.5
98.0
98.8
98.8
96.4
93.1
89.3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范围为______;
若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2,钒沉淀率达到93%且不产生Fe(OH)3沉淀,则此时溶液中c(Fe3+)<_____mol/L(按25℃计算,25℃时Ksp[Fe(OH)3]=2.6×10-39)。
(5)V2O5是两性氧化物,在强酸性溶液中以VO2+形式存在,V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本身被还原为VO+,则V2O5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为提高钒的回收率,步骤②和③需多次进行,假设酸浸所得“强酸性浸出液”中c(VO2+)=amol/L,步骤②和③每进行一次,VO2+萃取率为80%,4次操作后,“强酸性浸出液中”c(VO2+)=_______mol/L(萃取率=)
8.
亚硝酰氯(ClNO)常用作催化剂和合成洗涤剂,其沸点为-5.5℃,易水解生成HNO2和HCl。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ClNO。已知: H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gNO2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2+HNO3=AgNO3+HNO2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a在装置C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1、K2,关闭K3,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适量稀硝酸,当观察到C中______时关闭K1、K2。向装置D三颈瓶中通入干燥纯净Cl2,当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打开K1、K3,制备ClNO。
(4)装置D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学习小组同学用酒精灯大火加热制取NO,对本实验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有反应速率过快,使NO来不及反应即大量逸出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
(6)①要验证ClNO与H2O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l-和HNO2,合理的操作步骤及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
a.向烧杯中滴加过量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b.取1.0mL 三颈瓶中产品于烧杯中,加入10.0mLH2O充分反应
c.向烧杯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d.向烧杯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搅拌,仍有白色沉淀
②配制王水的过程中会反应产生ClN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