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题文)合成氨厂和硝酸厂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脱硝通常是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的化学过程。
(1)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最成熟的脱硝技术,即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用还原剂(如NH3)选择性的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905.5kJ•mol-1
N2(g)+O2(g)⇌2NO(g) △H=+180kJ•mol-1
脱硝反应:4NH3(g)+6NO(g)⇌5N2(g)+6H2O(g)的△H=_______kJ•mol-1
(2)将amolN2和3amolH2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测得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的分数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提高氨气产率的途径是__________。
②上图所示平衡体系中当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549和0.429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K1________K2(填写“>”,“<”或“=”)。当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600时,容器的体积为2L,此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3)常温下,将NO和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其物质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②写出该过程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直接电解吸收也是脱硝的一种方法,先用6%的稀硝酸吸收NOx,会生成HNO2(一种一元弱酸),再将吸收液导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使之转化为硝酸,其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①图中b应连接电源的_______(“正极”或“负极”)。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目前最成熟的脱硝技术,即在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用还原剂(如NH3)选择性的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905.5kJ•mol-1
N2(g)+O2(g)⇌2NO(g) △H=+180kJ•mol-1
脱硝反应:4NH3(g)+6NO(g)⇌5N2(g)+6H2O(g)的△H=_______kJ•mol-1
(2)将amolN2和3amolH2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测得平衡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的分数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提高氨气产率的途径是__________。
A.尽量提高反应温度 | B.对原料气适当加压 |
C.采用适当的催化剂 | D.将氨气液化,不断移出液氨 |
(3)常温下,将NO和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其物质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①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②写出该过程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直接电解吸收也是脱硝的一种方法,先用6%的稀硝酸吸收NOx,会生成HNO2(一种一元弱酸),再将吸收液导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使之转化为硝酸,其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①图中b应连接电源的_______(“正极”或“负极”)。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研究者设计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殊性质合成某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已省略):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和⑤所属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的条件为___________,E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X只含一种官能团且1mol X与足量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2 molCO2,则X的结构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2 : 2 :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和⑤所属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所需的条件为___________,E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X是C的同分异构体,X只含一种官能团且1mol X与足量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2 molCO2,则X的结构有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2 : 2 :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浅绿色晶体X[x(NH4)2SO4·yFeSO4·zH2O]在分析化学中常用作还原剂. 为确定其组成,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I.NH4+的测定
采用蒸馏法,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相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58.80g晶体X,加水溶解后,将溶液注入三颈烧瓶中;
②准确量取50.00mL 3.0300mol•L-1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氮气,加热,蒸氨结束后取下锥形瓶;
④用0.120mo 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过量的硫酸,滴定终点时消耗25.00mL NaOH标准溶液.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蒸氨结束后,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需要对直形冷凝管进行“处理”,“处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若振荡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则所测得的n(NH4+)的值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II.SO42-含量的测定
采用重量分析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另准确称取58.80g晶体X 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②将得到的溶液用无灰滤纸(灰分质量很小,可忽略)过滤,洗涤沉淀3~4次;
③用滤纸包裹好沉淀取出,灼烧滤纸包至滤纸完全灰化;
④继续灼烧沉淀至恒重、称量,得沉淀质量为69.90g。
(4)步骤①中,判断BeCl 溶液已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5)步骤②中,采用冷水洗讓沉淀,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Ⅰ、Ⅱ通过计算得出晶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实验I 的步骤①中,溶液中离子溶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I.NH4+的测定
采用蒸馏法,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相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58.80g晶体X,加水溶解后,将溶液注入三颈烧瓶中;
②准确量取50.00mL 3.0300mol•L-1H2SO4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通入氮气,加热,蒸氨结束后取下锥形瓶;
④用0.120mo 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过量的硫酸,滴定终点时消耗25.00mL NaOH标准溶液.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蒸氨结束后,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还需要对直形冷凝管进行“处理”,“处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若振荡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则所测得的n(NH4+)的值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II.SO42-含量的测定
采用重量分析法,实验步骤如下:
①另准确称取58.80g晶体X 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边搅拌边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②将得到的溶液用无灰滤纸(灰分质量很小,可忽略)过滤,洗涤沉淀3~4次;
③用滤纸包裹好沉淀取出,灼烧滤纸包至滤纸完全灰化;
④继续灼烧沉淀至恒重、称量,得沉淀质量为69.90g。
(4)步骤①中,判断BeCl 溶液已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5)步骤②中,采用冷水洗讓沉淀,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Ⅰ、Ⅱ通过计算得出晶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实验I 的步骤①中,溶液中离子溶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苯与足量H2加成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 |
B.![]() |
C.双糖、多糖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均水解为葡萄糖 |
D.分子式为C4H6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的有机物有3种(不含立体异构) |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3gCH3CH2OH与30gCH3COOH反应,生成CH3COOCH2CH3的分子数为0.5NA |
B.15.6g由Na2S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 |
C.32.5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5NA |
D.过量MnO2与浓盐酸反应产生1molCl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
6.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Fe2O3、Al2O3 | 将混合物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然后依次进行过滤、洗涤、蒸发、灼烧四项操作 |
B | 验证淀粉溶液水解生成葡萄糖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共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C | 证明:Ksp(Ag2CrO4)<Ksp(AgCl) |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KC1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
D | 检验FeCl2晶体是否完全变质 | 取少量久置的FeCl2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A.A | B.B | C.C | D.D |
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阻燃剂Al(OH)3受热分解时放出能量 |
B.蚕丝、涤纶、棉花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 |
C.油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与微生物、酶和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会发生酸败 |
D.硅太阳能电池与铜锌原电池工作时均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8.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其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的单质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种不是气体,b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四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d>a |
B.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均比b的强 |
C.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
D.单质的熔点:c>b>a |
3.实验题- (共1题)
9.
高氯酸铜易溶于水,在13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是一种燃烧催化剂。以食盐等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铜[Cu(ClO4)2·6H2O]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发生“电解I”时,所用的交换膜是_______________(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
(2)歧化反应是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已知上述工艺流程中“歧化反应”的产物之一为NaClO3。
①“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歧化反应”阶段所采用的不同温度对产率影响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反应最适宜的温度是___。

(3)“电解II”的阳极产物为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操作a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用该工艺流程制备高氯酸铜时,若起始时NaCl的质量为at,最终制得的Cu(ClO4)2·6H2O为bt,则产率为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1)发生“电解I”时,所用的交换膜是_______________(填“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
(2)歧化反应是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已知上述工艺流程中“歧化反应”的产物之一为NaClO3。
①“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歧化反应”阶段所采用的不同温度对产率影响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反应最适宜的温度是___。

(3)“电解II”的阳极产物为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操作a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用该工艺流程制备高氯酸铜时,若起始时NaCl的质量为at,最终制得的Cu(ClO4)2·6H2O为bt,则产率为___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