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调研卷)(二)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35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0

1.推断题(共1题)

1.
茉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利用苯酚合成已二醛[OHC(CH2)4CHO]和尼龙6()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
II.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制取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C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合成尼龙6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二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已二醛的同分异构休中既含五元环结构,又含“” 结构的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的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以溴乙烷为原料( 其他试剂任选)制备甲醛的合成跻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2题)

2.
A、B、C、D、E、F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36 号元素,其中只有两种金属元素。A 与C同主族,B与E同主族;B与C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C与F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且内层均已排满;基态D 原子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4倍。
请问答下列问題:
(1)基态B原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_,其最高能级的电子云有_____个不同的伸展方向。
(2)B、C、E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D 和E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因为___________。
(4)A 与B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比A 与E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熔点______(填“高“或“低”),原因为___________。
(5)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D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已知该分子中除氢外其他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结构式为________。
(6)单质F 及其同族元素P、Q的堆积模型均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三种原子的半径分别为128pm、144pm、144pm,其中P和Q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τ(P)、Mτ(Q)。
①单质F中的配位数为______;密度为_____g/cm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式即可)。
②单质P 和Q 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用含Mτ(P)、Mτ(Q)的代数式表示]。
3.
工业上用铬铁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C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晶体(K2Cr2O7)和铁红的流程如下:

已知: I.常见离子开始生成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所示:
 
Fe3+
Al3+
Mg2+
SiO32-
AlO2-
开始沉淀的pH
1.9
4.2
8.1
9.5
10.2
沉淀完全的pH
3.2
5.3
9.4
8.0
8.5
 
II. 熔融 Na2CO3条件下主要发生反应:
2FeO·Cr2O3+4Na2CO3+7NaNO3=4Na2CrO4+Fe2O3+4CO2↑+7NaNO2
(1)熔融 Na2CO3条件下还可以得到的副产物为NaAlO2 和Na2SiO3,生成这两种副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 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醋酸调节pH2 =5的目的为__________;若调节的pH过低,NO2-可被氧化为NO3-,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调节pH2后,加入KCl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2Cr2O7晶体的可能理由是_______。
(5)调节pH3的范围为______。
(6)检验滤液4中Fe3+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4.
利用电解法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和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膜可以为质子交换膜
B.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每转移2 mol e-,阳极室中c(Ca2+)降低1 mol/L
5.
分子式为C4H6O2的链状有机物M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下列关于M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同系物的通式为CnH2n-2O2(n≥3)
C.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有6种不同的结构( 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于共平面
6.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对应单质为a、b、c、d、e。B、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m、n、p;q为B和E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上述物质发生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q制备b和e
B. 原子半径:B>C>D>E>A
C. n既能溶解在m的水溶液中,又能溶解在p的水溶液中
D. d可以保存在CS2
7.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均合理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可导致最终计算结果偏大
B.向Na2SiO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非金属性:Cl>Si
C.用已检查不漏液的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需在分液漏斗下端放出苯
D.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8.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浸渍水玻璃的方法防止木材腐朽
B.宣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与柴油的主要成分相同,所以地沟油可用于制生物柴油
D.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剂和食品防腐剂添加在粉条、红酒等食品饮料中

4.实验题(共1题)

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SO2,并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在图中选用必要装置完成实验。

(1)所选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铜片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欲配制装置C中100 mL 1mol/LFeCl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所配溶液需用盐酸酸化,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_ 。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最终变成浅绿色。甲同学认为红棕色的出现,可能是产生了Fe(OH)3胶体,再混合其他颜色导致;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HSO3)2+为红棕色,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认为红棕色是Fe(HSO3)2+所引起。你认为____(填“甲”或“乙”)同学分析较为合理,原因为__________,验证两位同学结论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