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903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综合题(共2题)

1.
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__组峰,峰面积比为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6)F与H2反应后生成C4H9NO2,此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
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3题)

3.
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不饱和烃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4.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物质: 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A.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作用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与银氨溶液作用D.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5.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①乙二醇和丙三醇
②HCOOH与CH2=CH-COOH
③CH4与C3H8
CH3
⑤CHCH与CH2=CH-CH=CH2 ⑥1-丁烯与2-甲基丙烯
A.①④⑤B.①④⑥C.③D.④⑤⑥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外光谱法不能区分CH3CH2OH和CH3OCH3
B.用溴水可以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
C.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甘油>苯酚>溴乙烷
D.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的水解产物可能相同
7.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3,一定条件下,A与碳酸氢钠、钠均能产生气体,且生成的气体体积比(同温同压)为1:1,则A的结构最多有
A.33种B.31种C.28种D.19种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9.
某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有
A.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10.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 。则在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消去反应⑦加聚反应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
A.①②⑤B.②⑤⑦C.只有⑤D.只有⑦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 和 C2H518OH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H2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侧链对苯环的影响
D.乳酸薄荷醇酯()能发生水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与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苯的同系物均可以
D.结构片段为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13.
以下实验中不需要使用温度计的是
A.实验室制乙烯B.实验室制溴苯C.石油的分馏D.实验室制硝基苯
14.
1mol某链烃最多能与2mol 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烃,1mol该氯代烃最多能与8mol的Cl2发生取代反应,则该烃可能是
A.CH2=CH-CH=CH2B.HC≡C-CH3
C.CH3-C≡C-CH=CH2D.CH2=CH-CH3
15.
200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分别奖给美国和法国的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对“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烯烃复分解”是指在金属钨或钼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例如:
 ++
则对于有机物CH2=CHCH2CH=CH2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时可能生成产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②CH2=CH2④CH2=C=CH2
A.只有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④
16.
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A.2-甲基-1-丁炔B.2-甲基-3-丁炔C.3-甲基-1-丁炔D.3-甲基-2-丁炔
17.
某两种气态烃的1 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1.4 L CO2和2.0 L水蒸气(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得),该混合物可能是
A.乙烷、乙烯B.甲烷、乙烯C.甲烷、丙烯D.乙烷、丙烯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和溴水振荡后,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的水层颜色变浅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既能鉴别出甲烷和乙烯又能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再经干燥而获得纯净的甲烷
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D.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分馏得到汽油
19.
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
A.5种B.6种C.7种D.8种
2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B.苯酚可用于环境消毒
C.油脂水解可以制取高级脂肪酸D.鸡蛋清遇醋酸铅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21.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
B.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最多消耗NaOH 3 mol
C.能发生缩聚反应和加聚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
22.
下列醇能发生消去反应且只能得到一种单烯烃的是
A.B.
C.D.
23.
聚丙烯酸钠()具有超强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可用于矿山道路运输抑尘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聚丙烯酸钠属于纯净物B.聚丙烯酸钠可用于生产尿不湿
C.聚丙烯酸钠的单体为CH2=CH—COONaD.路面喷洒聚丙烯酸钠溶液能抑制扬尘,一定程度上能预防雾霾和 PM2.5
24.
是一种有机烯醚,可以用烃A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分子式为C4H4O
B.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3
C.A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卤代、水解、消去
25.
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所载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对屠呦呦团队研发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有巨大的启示作用。屠呦呦在对比实验中发现古法疗效低下,她设计的提取青蒿素的工艺可以简化成如下流程:
  
根据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判断或叙述中肯定错误的是
A.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治疗疾病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
B.将青蒿粉碎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C.青蒿素易溶于水和乙醚
D.操作 1 是过滤,操作 2 是蒸馏

3.填空题(共1题)

26.
完成下列问题
(1)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酸催化条件下制备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3-丁二烯与丙烯等物质的量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27.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项目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性
异戊醇
88
0.812 3
131
微溶
乙酸
60
1.049 2
118

乙酸异戊酯
130
0.867 0
142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6)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