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8届高三二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34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

1.综合题(共4题)

1.
H 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其合成流程如下:

问答下列问题:
(1)H所含官能团有氨基、羟基和______________。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设计反应①和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R的同分异构体M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M 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1molM 最多能和4molNaOH 发生反应
③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且峰的面积之为3:3:2:2
M 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6)已知:,结合上述相关信息,以为原料设计合成路线合成_________(其他试剂自选)。
2.
短周期p区元素共有13种,除铝外全部是非金属元素。
(1)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短周期p区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与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卤素与硼、氮、磷可形成BF3、NCl3和PBr3,下列有关三种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类型相同B.空间构型相同
C.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D.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相同
(3)CS2是一种溶剂,它能溶解硫磺。写出一种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_________。CO能与Ni形成正四面体型的配合物Ni(CO)4,3.42gNi(CO)4中含有_________molσ键
(4)CCl4与水互不相溶,SiCl4与CCl4分子结构柑似,但SiCl4遇水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的几种卤化物的熔点如下:

AlBr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AlI3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
(6)氮化铝晶体为原子晶体,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晶体密度为ag/cm3,晶胞如图所示。

①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氮化铝晶胞中,铝原子和氮原子之间最短的核间距为_________nm。
3.
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自然界中钨主要以钨酸盐( 钨元素的化合价为+6)形式存在于黑钨矿中。黑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FeWO4、MnWO4 ),还含有少量Si、As的化合物。由黑钨矿石冶冻金属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烧结物的成分为Fe2O3、MnO2、Na2SO3、Na2WO4、Na3AsO3、Na3AsO4
②上述流程中,钨的化合价只在反应Ⅰ中发生改变;
③常温下钨酸难溶于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l)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FeWO4在熔融条件下与Na2CO3、空气反应生成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pH=10的溶液中的杂质阴离子为SiO32-、HAsO32-、HAsO42-等,则“净化”过程中,Mg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室温时Ksp[Mg(OH)2]=5.6×10-12,在“净化”阶段,常温时保持溶液pH=10,为防止产生Mg(OH)2沉淀,溶液中c(Mg2+)应不超过_________mol/L。
(5)反应Ⅰ中,物质X 可为H2、CO。
①已知:C(s)+H2O(g)CO(g)+H2(g) △H1="a" kJ/mol
W3(s)+3H2(g)W(s)+3H2O (g)   △H2=bkJ/mol
WO3(s)+3CO(g)W(s)+3CO2(g) △H3="c" kJ/mol
根据上述信息,2WO3(s)+3C(s)2W(s)+3CO2(g)的△H=____________kJ/mol(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②若黑钨矿中钨的质量分数为ω,提炼过程中利用率为b,欲用akg 黑钨矿制得化学纯金属钨,则产品中杂质允许含量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kg(化工产品等级标准:优级纯≥99.8%,分析纯≥99.7%,化学纯≥99.5%)
4.
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该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氧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Ⅰ.某学习小组利用如下装置米探究FeSO4受热分解的产物。

(1)甲组同学利用“A 接B 接C”的装置来验证产物中含有SO2气体。
①连接好装置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硫酸亚铁分解的气体产物中除SO2 外还有SO3;SO3 的熔点为16.8℃,沸点是46.8℃,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然,易形成酸雾。为此设计了“A接D接C”的装置验证产物中含有SO3 。
①装置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BaCl2 溶液不能用Ba (NO3)2溶液代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 中固体变为经红棕色,结合两组同学的实验,写出硫酸亚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硫酸亚铁样品18.20g,加热分解至恒重时测得固体质量为11.00g( 假设杂质不反应),该硫酸亚铁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下同),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Ⅱ.用硫酸亚铁碱性试纸可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CN-,方案如下:

已知:蓝色染料普鲁士蓝的合成方法如下:

(3)若试纸变蓝则证明食品中含有CN-,基于普鲁士蓝的合成原理,请解释检测时试纸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5.
NaClO2( 亚氯酸纳)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法制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直流电源为铅蓄电池,则b极为Pb
B.阳极反应式为ClO2+e-=ClO2-
C.交换膜左测NaOH 的物质的量不变,气体X 为Cl2
D.制备18.1g NaClO2时理论上有0.2molNa+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6.
短周期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W、Y 可分别形成常见的化合物W2X、W2X2、Y2X、Y2X2,化合物Z2Q3 溶于水有大量白色胶状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简单离 子半径的大小:Q>Y>Z>X>W
B.五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一种能与其他四种化合
C.相同条件下,YWQ、YXW、Y2Q 溶液的pH 依次增大
D.Y、Z、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两两反应
7.
《本草纲目》中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取碱浣衣”与酯的水解有关
B.取该“碱”溶于水可得到一种碱溶液
C.“以灰淋汁”所涉及的操作有溶解、分液
D.“薪柴之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可增强肥效
8.
某学习小组拟探究CO2和锌粒反应是否生成CO,已知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黑色固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e 的作用是防倒吸
B.如图所示装置的活塞K 处于关闭状态
C.实验结束时,先关闭活塞K,再熄灭酒精灯
D.b、c、f 中的试剂依次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银氨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