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有A、B两种烃,A常用作橡胶、涂料、清漆的溶剂,胶粘剂的稀释剂、油脂萃取剂。取0.1molA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44LCO2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生成的H2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同分异构体较多。其中:①主链有五个碳原子;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③在Ni催化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结构简式,不考虑顺反异构)。
写出用
在一定条件下制备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与A分子中磯原子数相同,1866年凯库勒提出B分子为单、双键交替的平面结构,解释了B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中的______________。
a.B不能使溴水褪色 b.B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c.B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d.B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4)M是B的同系物,0.1molM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标准状况下15.68L二氧化碳。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M与氢气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有____种。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同分异构体较多。其中:①主链有五个碳原子;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③在Ni催化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写出用

(3)B与A分子中磯原子数相同,1866年凯库勒提出B分子为单、双键交替的平面结构,解释了B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中的______________。
a.B不能使溴水褪色 b.B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c.B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d.B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4)M是B的同系物,0.1molM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标准状况下15.68L二氧化碳。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M与氢气加成产物的一氯代物有____种。
2.
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

(1)请在上表中用实线补出元素周期表的上边界。_____________
(2)某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
(3)元素I的非金属性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元素H,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原因: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金属性增强。设计实验证明元素E的金属性强于元素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于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左上方和右下方) 的元素,其性质具有相似性,称为“对角线规则”。元素D与F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如D、DO、D(OH)2与NaOH溶液都能反应生成Na2DO2等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F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鉴别元素D与E的氢氧化物可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G的一种含氧酸化学式为:H3GO3,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请写出该酸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氢氧原子结合成的一种原子团“—OH”叫羟基,含氧酸中羟基氢方可电离出H+。

(1)请在上表中用实线补出元素周期表的上边界。_____________
(2)某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3)元素I的非金属性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元素H,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原因: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金属性增强。设计实验证明元素E的金属性强于元素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处于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左上方和右下方) 的元素,其性质具有相似性,称为“对角线规则”。元素D与F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如D、DO、D(OH)2与NaOH溶液都能反应生成Na2DO2等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F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鉴别元素D与E的氢氧化物可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G的一种含氧酸化学式为:H3GO3,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信息:氢氧原子结合成的一种原子团“—OH”叫羟基,含氧酸中羟基氢方可电离出H+。
2.单选题- (共17题)
4.
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烃X,X分子中所有氢原子的化学环境没有区别,其球棍模型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分子式为C5H4 |
B.X分子中有碳碳单键,也有碳碳双键 |
C.该烃X与等质量的甲烷相比,X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 |
D.X分子中的氢原子分布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异面直线上 |
7.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高效清洁燃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
B.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在工农业、医疗等方面有重要用途 |
C.氢键在生命现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
D.芳香族化合物都有芳香性气味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3CH2)2CHCH3的名称是3-甲基戊烷 |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甲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
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
D.高聚物![]() |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有4种 |
B.二氯甲烷只有一种是判定甲烷分子结构为四面体的证据 |
C.标准状况下,22.4L的HF、新戊烷的分子个数均远大于NA |
D.丙烯CH2=CHCH3分子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面 |
1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当CH4与Cl2体积比为1:2,维持足够长反应时间,CH4可全部变成CCl4 |
B.图②:碎瓷片的作用与蒸馏实验中的碎瓷片作用不同 |
C.图③:烷烃、烯烃、炔烃的单一物质及同类混合物含碳量随C原子数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b、c |
D.图④:点a代表的物质是PH3 |
11.
下列各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NaOH>Mg(OH)2>Al(OH)3
③微粒半径:Cl->Al3+> Mg2+>Na+ ④热稳定性:HF>HCl>H2S> PH3
⑤沸点:新戊烷>异戊烷>正戊烷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NaOH>Mg(OH)2>Al(OH)3
③微粒半径:Cl->Al3+> Mg2+>Na+ ④热稳定性:HF>HCl>H2S> PH3
⑤沸点:新戊烷>异戊烷>正戊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12.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可以类推,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Na2O2,故Li 在空气中燃烧也会生成Li2O2 |
B.浓硫酸可以干燥HCl气体,故也可用浓硫酸干燥HI气体 |
C.硅是半导体材料。故同族的锗也是半导体材料 |
D.卤素单质随核电荷数增加熔点升高。故碱金属单质熔点也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升高 |
13.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 |
B.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
C.标准状况下,22.4LX的单质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族元素中最强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的个数比为1∶1 |
B.元素周期表中,包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 |
C.NaCl和HCl气化时,克服作用力完全相同 |
D.金属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有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
16.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L | M | X | R | T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102 | 0.089 | 0.074 |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2 | +2 | -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r(L2+)>r(T2-) | B.X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XO3 |
C.L、M、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两两反应 | D.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
17.
硒(Se)被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富硒食品倍受追捧。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族。与钙元素同周期。下列关于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是24 |
B.原子半径比硫原子的原子半径大 |
C.最高价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 |
D.气态氢化物化学式是H2Se,还原性比HCl强 |
18.
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Cl电离产生H+和Cl-,可判断HCl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
B.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全是极性键 |
C.化学键是指使原子或离子相互结合的静电吸引作用力 |
D.NaHSO4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
3.实验题- (共1题)
20.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
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有机物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可观察到D中溶液变红,E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相关化学用语解释D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反应2~3min后,在B中可观察到在溶液中出现红色絮状沉淀、底部有油状液体。生成红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B中分离出的油状液体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蒸发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6)在A~F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为具有支管的试管,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
| 苯 | 溴 | 溴苯 |
密度/g·cm-3 | 0.88 | 3.10 | 1.50 |
沸点/℃ | 80 | 59 | 156 |
水溶性 | 微溶 | 微溶 | 微溶 |
填写下列空白: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有机物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可观察到D中溶液变红,E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相关化学用语解释D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反应2~3min后,在B中可观察到在溶液中出现红色絮状沉淀、底部有油状液体。生成红色絮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B中分离出的油状液体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蒸发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6)在A~F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