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29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9

1.综合题(共3题)

1.
ClO是红黄色有毒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为11℃,极易溶于水但不与水反应,遇热水缓慢水解成次氯酸、氯气和氧气,见光也易分解,因此其溶液置于冷暗处相对稳定。某校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制备二氧化氯水溶液并检验其性质。
Ⅰ.二氧化氯水溶液制备。
向圆底烧瓶中先加入10gKClO3固体和9g H2C2O4·2H2O(草酸),然后再加入5 mL稀硫酸,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如下图);将烧瓶放在热水浴中,保持水浴温度在60~8 0℃,至B中广口瓶内溶液呈深红黄色时停止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水浴温度不宜低于60 ℃也不宜高于80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反应生成ClO2 及KHSO等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水中需放入冰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Ⅱ.设计实验验证ClO2 的氧化性。
(4)取适量ClO2水溶液加入H2S溶液中,振荡,得无色溶液。欲检验H2S的氧化产物,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证明ClO2 的氧化性比Fe3+强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少量ClO2 水溶液滴入盛有MnSO4溶液的试管中,振荡,有黑色沉淀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有机物A 为原料可以合成药物SERMs的中间体E。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B→C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由D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二取代芳香族化合物W 是E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W 共有___种( 不含立体异构)。
①1molW能与足量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4molAg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六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的重要无机填料。以磷石膏钙渣为原料制取高品质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某磷石膏钙渣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如下表所示。
CaO
P2O5
SO3
Fe2O3
Al2O3
SiO2
烧失量
47.70%
1.60%
1.77%
0.041%
0.0027%
9.85%
37.6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磷石膏钙渣进行酸溶的目的是获得机制CaCl2溶液,为了提高溶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回答两条即可)
(2)为了探究酸溶的工艺条件,称取6 份各50g磷石膏钙渣,分别用不同浓度盐酸进行溶解,反应时间为30 min,测得滤液中钙溶出率的结果如图所示,最适宜的盐酸浓度为_______。

(3)精制是向粗制CaCl2溶液中通入氨气,控制溶液的pH,主要除去________ (填金属阳离子)。
(4)碳化时,先将精制CaCl2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控制反应温度以及NH3和CO2的通入量,此过程中,通入气体有先后顺序,应先通入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填化学式);碳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把CaCO3浊液滴入1.0mol•L-1的Na2SO3溶液中,能否产生CaSO3沉淀?_______。若不能,说明原因;若能,请从定量的角度简述判断依据:_______。[已知:Ksp(CaSO3)=1.4×10-7,Ksp(CaCO3)=2.8×10-9]
(6)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__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4.
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烯和丁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可用溴水来鉴别丙烷与丙烯
C.丁烷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丙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
5.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其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的单质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种不是气体,b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a与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四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均比b的强
B.a、b、d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既含离子健又含共价键
C.原子半径:c>d>a
D.单质的熔点:c>b>a
6.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试管中有凝胶生成
非金属性:Cl>Si
B
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显紫红色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C
常温下,向pH=2.0的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再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
产生淡黄色沉淀,溶液pH=1.0
酸性:H2S>HCl
D
向久置的Na2O2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已变质
 
A.AB.BC.CD.D
7.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B.将矿物燃料脱硫脱硝可有效防止酸雨
C.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主要是SiO2
D.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化学成分相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