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22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8

1.推断题(共1题)

1.
氨氯地平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其中间体F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如下:

(1)F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酰胺键、________和________等。
(2)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X的分子式为C7H5Ocl,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含两个苯环的α-氨基酸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分子中只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已知:CH3CH2CNCH3CH2COOH。请写出以CH3CH2OH、NCCH2CN、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O
B.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锌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C.1molNa2O2与足量H2O反应产生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6.02×1023
D.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大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质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Z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Z)<r(W)
B.X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C.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D.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健
4.
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A.制取收集氨气B.制取氯气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硫D.制取蒸馏水
5.
2018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公众开启绿色行为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行为方式的是
A.优先选择私家车出行B.理性购物,适度点餐不浪费
C.购物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包装D.垃圾尽量分类,电子设备以旧换新

3.多选题(共1题)

6.
扁桃酸的衍生物a、b、c均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a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B.可用NaHCO3溶液区别a、b
C.b与浓溴水混合可制备c
D.1molc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4.填空题(共1题)

7.
含重金属离子(如铬、锰、铅等)废水的常见治理方法有化学还原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等工艺.
(1)化学还原法除Cr2O72-:取含Cr2O72-的模拟水样,分别在不同pH条件下,向每个水样中分别加一定量的FeSO4、NaHSO3,搅拌,充分反应,然后滴加Ca(OH)2悬浊液,静置沉淀,测定铬去除率,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在酸性条件下,NaHSO3使Cr2O72-还原成为Cr3+,请写出NaHSO3与Cr2O7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pH>8时,亚铁盐对+6价Cr的去除效果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分析比较亚铁盐和亚硫酸盐去除+6价Cr的效果。
Ⅰ.亚铁盐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对+6价Cr的去除效果优于酸性条件下的去除效果,亚硫酸盐则相反;Ⅱ.____________。
(2)化学氧化法除Mn2+
①相同条件下,按Ⅰ、Ⅱ两种方案氧化除去水样中Mn2+,测定不同pH,相同反应时间的c(Mn2+),结果如图2所示,产生该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②氧化实验中除Mn2+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
(3)石墨烯吸附法除Pb2+:不同的pH会使石墨烯吸附剂表面带上不同的电荷,图3为pH对Pb2+吸附率的影响,发生如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3题)

8.
K2Cr2O7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K2Cr2O7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②Cr2O72-+H2O2CrO42-+2H+
(1)“焙烧”时,Al2O3与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酸化”步骤调节溶液pH<5,其目的是_________
(4)“转化”一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采用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原理如下图所示。阳极区溶液中发生反应:Cr2O72-+6Fe2++14H+ ="=" 2Cr3+ +6Fe3++ 7H2O,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阴极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
9.
某实验小组采用刻蚀废液(主要含CuCl2、FeCl3、FeCl2、HCl)制取Cu和Cu2Cl2,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Cu2Cl2是白色固体,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受潮后在空气中易被迅速氧化。
(1)“预处理"时,需用Na2CO3调节溶被至微酸性而不是碱性,其原因是_____
(2)“还原Ⅰ”需在80℃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
(3)“还原Ⅱ”中,Cu2+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搅拌”时加入NaCl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
(5)“过滤Ⅱ”得到的Cu2Cl2需用无水乙醇洗涤,并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小时,冷却,密封包装。于70℃真空干燥的目的是_________
(6)①请设计从“过滤Ⅰ”所得滤渣中获取Cu的实验方案:_______(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稀硝酸、蒸馏水)。
②现欲测定途径a、b回收铜元素的回收率比,请补充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分别按途径a、b制取Cu和Cu2Cl2,测得Cu的质量为m1g,Cu2Cl2的质量为m2g,则途径a、b铜素的回收率比为________(铜元素回收率=产品中铜元素质量/废液中铜元素的质量×100%)
10.
为测定某三价铁配合物(化学式表示为Ka[Feb(C2O4)c]·xH2O)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称取1.9640g Ka[Feb(C2O4)c]·xH2O晶体,配制成250.00mL溶液.
步骤2: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mol/LH2SO45.0mL,加热到70~85℃,用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消耗KMnO4溶液48.00mL。
步骤3: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加热至黄色恰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4:继续用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步骤3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8.00mL。
(1)步骤2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2)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步聚4中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__________
(4)通过计算确定该三价铁配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