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2018届高三下学期临考冲刺检测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14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9

1.综合题(共5题)

1.
(题文)掺杂硒的纳米氧化亚铜常用作光敏材料、能源行业催化剂等。
(1)酸性溶液中Na2SO3将H2SeO2和H2SeO4还原为硒单质的反应如下:
H2SeO3(aq)+2SO2(g)+H2O(l)=Se(s)+2H2SO4(aq)    △H1
2H2SeO4(aq)+Se(s)+H2O(l)=3H2SeO3(aq) △H2
H2SeO4(aq)+3SO2(g)+2H2O(l)=Se(s)+3H2SO4(aq)    △H3
则△H2=_____________(用△H1和△H3表示)。
(2)H2S与CO2在纳米Cu2O催化作用下反应可生成羰基硫(COS) ,羰基硫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铜作阳极,钛片作阴极,电解一定浓度的NaCl和NaOH的混合溶液可得到Cu2O,阳极及溶液中物质的有关转化如图1所示,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向电解液中补充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可将溶液恢复至初始状态。
(4)掺杂硒的纳米Cu2O催化剂可用于工业上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H=akJ·mol-1
=1的投料比将H2与CO充入VL的恒容密团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a_____(填“>”或“<”)0;压强p1、p2、p3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T1℃时若向该容器中充入2. 0 mol H2和2.0 molCO发生上述反应,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M点),则0~5 min内,v(H2)=____ mol·L-1·min-1,M点对应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________________。
(5)将CuCl水解再热分解可得到纳米Cu2O。CuCl 水解的反应为CuC(s) +H2O(l) CuOH(s)+Cl-(aq)+H+(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此温度下Kw、Ksp(CuOH)、Ksp(CuCl)的关系为K=________________。
2.
有机物Q是一种治疗关节炎的止痛药,合成Q的路线如下: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G→M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B与(ClCH2CO)2O反应生成C和另一有机物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J为M的同分异构体。J有多种结构,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所有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有5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9:2:2:2:1
④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氧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请写出以1-丙醇、苯、乙酸酐[(CH3CO)2O]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氯磺酰氰酯(结构简式为)是一种多用途的有机合成试剂,在HClO4-NaClO4介质中, K5[Co3+O4W12O36](简写为Co3+W)可催化合成氯磺酰氰酯。
(1)基态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组成HClO4-NaClO4的4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磺酰氰酯分子中硫原子和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个氯磺酰氰酯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氯磺酰氰酯中5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3)ClO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由铁、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碳原子位于铁原子形成的八面体的中心,每个铁原子又为两个八面体共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电石(CaC2)是制备氯化氰(ClCN)的重要原料。四方相碳化钙(CaC2)的晶胞结构如上图2所示,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b、c,且a=b,c=640 pm。已知四方相碳化钙的密度为1.85g·cm-3,[C≡C]2-中键长为120pm,则成键的碳原子与钙原子的距离为________pm和_______ pm。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6×1023)
4.
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复合氧化钴的流程如下:

(1)用H2SO4溶解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是_________(填化学式)。将滤渣洗涤2~3次,再将洗液与滤液合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铁氰化钾的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的化学式为K4[Fe(CN)6]。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 Fe4[Fe(CN)6]3↓(蓝色沉淀)
确定Fe2+是否氧化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仅供选择的试剂:铁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粉、KSCN溶液)
(4)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使之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可用pK表示,根据下表中数据判断(NH4)2C2O4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H2C2O4
pKa1= l.25,pKa2=4.13
NH3·H2O
pKb=4.76
 
(6)已知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准确称取1.470gCoC2O4,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0.814 g复合氧化钴,写出复合氧化钴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某研究小组以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干冰等为原料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主要反应的原理为2NH3(g)+CO2(g)NH2COONH4(s)   △H<O。

(1)仪器2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3中盛装的固体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仪器6的一个作用是控制原料气按反应计量系数充分反应,若反应初期观察到装置内浓硫酸中产生气泡,则应该______________(填“加快”“ 减慢”或“不改变”)产生氨气的速率。
(3)另一种制备氨基甲酸氨的反应装置(液体石蜡和CCl4均充当惰性介质)如图所示。

①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若无冰水,则氨基甲酸铁易分解生成尿素[CO(NH)2]2请写出氨基甲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CCl4液体中产生较多晶体悬浮物时,立即停止反应,过滤分离得到粗产品,为了将所得粗产品干燥,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 B.真空微热烘干 C.高压加热烘干
(4)制得的氨基甲酸铵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不考虑氨基甲酸铵与水的反应)。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
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若溶液不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
步骤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15.8g氨基甲酸氨样品,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6.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NH4+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为电源的负极,N为电源的正极
B.装置工作时,电极a周围溶液的pH降低
C.装置内工作温度越高,NH4+的脱除率一定越大
D.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为2NO2-+8H++8e-=N2↑+4H2O
7.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香豆素-2-羧酸的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
B.X和香豆素-2-羧酸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C.香豆素-2-羧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Y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8.
已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为金属元素,X的核电荷数比Y小4。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X<W<Z<Y
B.含氧酸的酸性:Z>Y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
D.W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3W或X3W2
9.
古代中国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 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该装置利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A.蒸馏B.过滤C.萃取D.升华
10.
欲从含Br-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需经过一系列操作,实验装置及物质的性质如下:

 
Br2
CCl4
正十二烷
密度/g·cm-3
3. 12
1.59
0.753
沸点/℃
58.76
76.8
215~2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Br-
B.装置乙中选用正十二烷而不用CCl4,是因为正十二烷的密度更小
C.用装置丙进行蒸馏,先收集正十二烷再收集Br2
D.用装置丁长期贮存液溴
11.
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题为“迈向零污染地球”。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推广电动汽车,践行绿色交通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C.蔬菜保鲜消毒,喷洒诺福水D.净化工业尾气,减少雾霾生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