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抗痫灵(题中编号为G)具有抗癫痫、抗惊厥、抗抑郁等功效,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和副产物已略):

(1)F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路线的反应中为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2)若以醛基为母体,则B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芳香化合物H是C的同分异构体,H的相关信息如下:
a.可发生银镜反应;b.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
则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苯甲醛(
)为起始原料(其余有机、无机原料任选),设计合成路线合成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F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路线的反应中为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2)若以醛基为母体,则B的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芳香化合物H是C的同分异构体,H的相关信息如下:
a.可发生银镜反应;b.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
则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苯甲醛(


2.单选题- (共8题)
3.
萜类化合物a、b、c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
B.a、b、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
C.a、b和c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
5.
类比推理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几种类比推理结论中正确的是( )
A.CO2通入Ba(NO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推出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
B.HCl一定条件下能被MnO2氧化为Cl2;推出HBr一定条件下也能被MnO2氧化为Br2 |
C.H2O的沸点高于H2S;推出H2S沸点高于H2Se |
D.Fe3Cl8可以改写为FeCl2·2FeCl3;推出Fe3I8可以改写为FeI2·2FeI3 |
6.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r(X) <r(Y) <r(Z) <r(W) |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 |
C.Y的简单氢化物比Z的简单氢化物沸点低 |
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
7.
以下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将10mL质量分数2%的H2SO4加水至20mL,其质量分数大于1% |
B.称取10.2gNaOH时,将10g的砝码放在右盘,并将游码移到0.2g的位置 |
C.将铂丝放在稀硫酸中洗涤并灼烧后,再蘸取待检物进行焰色反应 |
D.用试纸检验气体时,应该将气体通向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的湿润的试纸 |
8.
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CuSO4和少量的 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硫酸铜固体;可供选择的操作有:
(1)加适量H2SO4溶液;(2)加适量CuO;(3)冷却结晶;(4)加过量NaOH;(5)加强热至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6)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1)加适量H2SO4溶液;(2)加适量CuO;(3)冷却结晶;(4)加过量NaOH;(5)加强热至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6)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2)(6)(3)(6) | B.(2)(6)(5) |
C.(4)(6)(3)(5) | D.(4)(6)(1)(3) |
9.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一定有Na+ |
D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棕红色 | 原溶液中有I- |
A.A | B.B | C.C | D.D |
3.实验题- (共2题)
10.
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表示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R2(SO4)n(水层)+2nHA(有机层)
2RAn(有机层)+nH2SO4(水层),③X试剂为__________(写化学式)。
(3)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氨水调节pH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取样进行实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
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最佳为__________;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__________mol·L-1(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
(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表示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R2(SO4)n(水层)+2nHA(有机层)

(3)按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氨水调节pH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5℃时,取样进行实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
pH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钒沉淀率/% | 88.1 | 94.8 | 96.5 | 98.0 | 98.8 | 98.8 | 96.4 | 93.1 | 89.3 |
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最佳为__________;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__________mol·L-1(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
(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
实验室用镁和硝基苯制取反式偶氮苯(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实验原理如下:
2
+4Mg+8CH3OH→
+4Mg(OCH3)2+4H2O
已知:①Mg(OCH3)2在水中极易水解。
②反式偶氮苯产品在紫外线照射后部分转化为顺式偶氮苯。
实验流程如下:

(1)反应中,硝基苯变为反式偶氮苯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还原反应 D、氧化反应
(2)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加入的镁屑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乙酸中和至中性,即有反式偶氮苯粗产品析出,抽滤(抽滤装置如图1),滤渣用95%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
①为了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加入乙酸时需要____________(填“缓慢加入”、“快速加入”)。
②抽滤过程中要洗涤粗产品,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乙醚 B.蒸馏水 C.95%乙醇水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③抽滤完毕,应先断开橡皮管______________(填序号),以防倒吸。
④重结晶操作包括“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除去了可溶性杂质。
(4)已知薄层色谱分析中,分子极性弱的物质,在溶剂中扩散更快。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分析所得偶氮苯,实验开始时和展开后的斑点如图2所示。展开后的斑点中,顺式偶氮苯为______(填斑点序号),说明顺式偶氮苯的分子极性比反式偶氮苯的分子极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
2


已知:①Mg(OCH3)2在水中极易水解。
②反式偶氮苯产品在紫外线照射后部分转化为顺式偶氮苯。
实验流程如下:

(1)反应中,硝基苯变为反式偶氮苯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还原反应 D、氧化反应
(2)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加入的镁屑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乙酸中和至中性,即有反式偶氮苯粗产品析出,抽滤(抽滤装置如图1),滤渣用95%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
①为了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加入乙酸时需要____________(填“缓慢加入”、“快速加入”)。
②抽滤过程中要洗涤粗产品,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
A.乙醚 B.蒸馏水 C.95%乙醇水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③抽滤完毕,应先断开橡皮管______________(填序号),以防倒吸。
④重结晶操作包括“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除去了可溶性杂质。
(4)已知薄层色谱分析中,分子极性弱的物质,在溶剂中扩散更快。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分析所得偶氮苯,实验开始时和展开后的斑点如图2所示。展开后的斑点中,顺式偶氮苯为______(填斑点序号),说明顺式偶氮苯的分子极性比反式偶氮苯的分子极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8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