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 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 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 两烧杯中溶液的 pH 均增大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___乙(填“>”“<”或“=”)。
③请写出图中构成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31.5 g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
(2)图丙为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电解质溶液的溶质是KOH。通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 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 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 两烧杯中溶液的 pH 均增大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___乙(填“>”“<”或“=”)。
③请写出图中构成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31.5 g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
(2)图丙为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电解质溶液的溶质是KOH。通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醚(CH3CH2OCH2CH3)曾经用作麻醉剂,实验室中可将乙醇、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至 140℃制取一定量的乙醚,制备原理、装置、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夹持装置、加热仪器和沸石均略去):
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计 X 的水银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仪器 B 与不使用仪器 B 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得到的乙醚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及酸性物质。为得到高纯度的乙醚,可依次用NaOH 溶液、水洗涤;然后用无水 CaCl2干燥,最后进行蒸馏精制。
① 洗涤操作应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② 蒸馏精制时,最好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若实验中使用了57.5mL 无水乙醇, 最后得到乙醚 18.0mL,则乙醚的产率为_____。
(4)实验中,发现 A 中的液体会变黑; E 中的溶液会逐渐褪色,加热后又会变红。
① A 中溶液颜色变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醇、浓硫酸的混合液在加热条件下会有副反应发生,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机气体,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证明该反应中有 CO2生成,在 F 后面连接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并将F中的液体改为______溶液。
2CH3CH2OH


| 沸点/℃ | 水溶性 | 密度(g/mL) |
乙醇 | 78 | 混溶 | 0.8 |
乙醚 | 34.6 | 难溶 | 0.7 |
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计 X 的水银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仪器 B 与不使用仪器 B 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得到的乙醚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及酸性物质。为得到高纯度的乙醚,可依次用NaOH 溶液、水洗涤;然后用无水 CaCl2干燥,最后进行蒸馏精制。
① 洗涤操作应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② 蒸馏精制时,最好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若实验中使用了57.5mL 无水乙醇, 最后得到乙醚 18.0mL,则乙醚的产率为_____。
(4)实验中,发现 A 中的液体会变黑; E 中的溶液会逐渐褪色,加热后又会变红。
① A 中溶液颜色变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醇、浓硫酸的混合液在加热条件下会有副反应发生,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机气体,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证明该反应中有 CO2生成,在 F 后面连接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并将F中的液体改为______溶液。
3.
A、B、C、D、E 都为短周期元素,A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一个质子;C 的-1 价阴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在C 的下一周期,D可与同周期的B形成 BD2型离子化含物;E 和 C为同一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A与 E 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C的氢化物与 D的氢化物的沸点相比较: 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且用>符号连接)。 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
(4)E 的氢化物与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
(5)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A与 E 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C的氢化物与 D的氢化物的沸点相比较: 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且用>符号连接)。 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
(4)E 的氢化物与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
(5)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
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备硫酸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合理利用废渣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工业上,可利用废渣(含Fe2+、Fe3+的硫酸盐及少量 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 和回收(NH4)2SO4,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铵黄铁矾的化学式为(NH4)2Fe6(SO4)4(OH)12。

(1)在废渣溶解操作时,应选用________溶解(填字母)。
(2)为了提高废渣溶解时的浸取效率,可采用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物质A 是一种氧化剂,工业上一般选用空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图有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氧化操作时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和pH是:______。

(5) 铵黄铁矾中 可能混有的 杂质有 Fe(OH)3、____________。 铵黄铁矾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已知:铵黄铁矾的化学式为(NH4)2Fe6(SO4)4(OH)12。

(1)在废渣溶解操作时,应选用________溶解(填字母)。
A.氨水 | B.氢氧化钠溶液 | C.盐酸 | D.硫酸 |
(3)物质A 是一种氧化剂,工业上一般选用空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图有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氧化操作时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和pH是:______。

(5) 铵黄铁矾中 可能混有的 杂质有 Fe(OH)3、____________。 铵黄铁矾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5.
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下列是有机物 A~G之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由B+D→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G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4)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F(沸点 12.27°C)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A制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E的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由B+D→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G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4)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F(沸点 12.27°C)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A制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E的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3.单选题- (共14题)
6.
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在高温下正常工作 |
B.电流工作时, H+向 Mg 电极移动 |
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 |
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H2O2+H2SO4=MgSO4+2H2O |
8.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将一小块钠分别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小烧杯中,钠与乙醇反应要平缓得多 |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
B |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 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
C | 向盛有Na2CO3固体的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 不能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 |
D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 | 蔗糖未水解 |
A.A | B.B | C.C | D.D |
9.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 |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
C.Cl-、 S2-、 Ca2+、 K+半径逐渐减小 |
D.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
10.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①酸性: HClO4>H2SO4>H3PO4 ②最高正化合价: Cl>N>C>F
③稳定性: HCl>HBr>HI ④还原性: HCl>HBr
①酸性: HClO4>H2SO4>H3PO4 ②最高正化合价: Cl>N>C>F
③稳定性: HCl>HBr>HI ④还原性: HCl>HBr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全部都正确 |
11.
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淡黄色的离子化合物,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X<Y<Z |
B.阴离子的还原性: Y>W |
C.图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D.a 一定由 W、X 两种元素组成 |
13.
锗(Ge)是第四周期第 Ⅳ A 元素,处于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 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
C.锗化氢(GeH4)稳定性比CH4强 | D.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
14.
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 a-c=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① a-c=n-m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只有③ |
17.
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其中混合气体 X中含有SO2、S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 H2SO4与 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 3∶2 |
B.相对于途径①、 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C.1 mol CuSO4在 1100℃所得混合气体X中O2为 0.75 mol |
D.Y 可以是葡萄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