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____,B的结构简式____。
(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
(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_____。
(4)B与浓硫酸与浓硝酸在50~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_____(填“A>B”、“A<B”或“A=B”)。
(1)A的电子式____,B的结构简式____。
(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
(3)在碘水中加入B振荡静置后的现象_____。
(4)B与浓硫酸与浓硝酸在50~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_____(填“A>B”、“A<B”或“A=B”)。
2.综合题- (共2题)
2.
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和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________。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________。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亚铁盐、铁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现用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
已知:①4Fe2++O2+4H+===4Fe3++2H2O
②硫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图:

(1)首先,将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此步骤中,分离出液体的方法通常不用过滤,使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硫酸亚铁溶液。
①硫酸浓度应选择(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
②温度宜控制在________,加热的同时需适当补充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中应保持
_________ (填“<”“>”或“=”) 1。
(3)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但形成复盐可稳定存在,如“摩尔盐”,即(NH4)2SO4·FeSO4·6H2O(硫酸亚铁铵),就是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再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操作后所得。
已知:①4Fe2++O2+4H+===4Fe3++2H2O
②硫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图:

(1)首先,将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此步骤中,分离出液体的方法通常不用过滤,使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硫酸亚铁溶液。
①硫酸浓度应选择(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
A.浓硫酸 | B.10 moL·L-1硫酸 |
C.3 moL·L-1硫酸 | D.任意浓度硫酸 |
③反应中应保持

(3)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但形成复盐可稳定存在,如“摩尔盐”,即(NH4)2SO4·FeSO4·6H2O(硫酸亚铁铵),就是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再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操作后所得。
3.单选题- (共13题)
4.
关于金属材料的锈蚀说法不一,其中没有科学道理的是( )
A.金属接触水和空气锈蚀最快 |
B.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形成合金能抵御金属锈蚀 |
C.金属表面刷油漆可以抵御金属锈蚀 |
D.不断擦去铝表面的锈能抵御铝的继续锈蚀 |
5.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分子中碳原子可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 |
D.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
6.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 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8.
甲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乙元素的质子数为8,甲和乙化合形成化合物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形成+1价阳离子 | B.丙一定与水反应 |
C.丙一定是MO型离子化合物 | D.丙中含有离子键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周期相邻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是1 |
B.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36 |
C.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18 |
D.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都相同 |
11.
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 )


A.4x | B.4x+6 | C.4x+10 | D.4x+14 |
13.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H、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
C.B、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
14.
下列叙述中能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数比乙多 |
B.同价态阳离子甲比乙氧化性强 |
C.甲与盐酸缓慢反应放出氢气,而乙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
D.甲、乙与硫酸溶液形成原电池,乙上冒气泡 |
16.
合金相对纯金属制成的金属材料来说优点是()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②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它各成分金属的更低
③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④合金比纯金属的导电性更强
⑤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②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它各成分金属的更低
③改变原料的配比,改变生成合金的条件,可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④合金比纯金属的导电性更强
⑤合金比纯金属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④⑤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1题)
18.
根据1~20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确定元素的种类。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5)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6)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是__________。
(7)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8)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9)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10)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3)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5)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6)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是__________。
(7)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8)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9)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10)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19.
下图所示为石蜡油分解的实验装置。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管④中加入溴水。分析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中加入氧化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②内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4)试管④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5)通过本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中加入氧化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②内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4)试管④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5)通过本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