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2题)
1.
已知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下列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物质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分别写出②、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能完成本实验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物质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分别写出②、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能完成本实验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试管B内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

2.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a~g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常用作__________材料。
(2)f的元素符号为As,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上述变化规律__________。
(4)e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g,请写出一个离子方程式证明:__________。

(1)d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常用作__________材料。
(2)f的元素符号为As,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上述变化规律__________。
(4)e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g,请写出一个离子方程式证明: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5.
苯乙烯(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C.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 D.生成C8H16至少需要3molH2 |
6.
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A.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 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8.
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一种静电吸引作用 |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C.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D.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9.
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Y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 | B.简单离子的半径:Z>Y>X>W |
C.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 D.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
11.
化学与环境、能源、材料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治理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
C.利用生物方法脱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
D.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
12.
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 B.石油是由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 |
C.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 D.通过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 |
3.实验题- (共3题)
13.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工作过程中,两种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
(2)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3)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的体积为_____L。

(1)该装置工作过程中,两种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
(2)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3)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的体积为_____L。
14.
海洋植物如海藻、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中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1)溶液a中加入稀H2SO4、H2O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式为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实验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3)证明溶液b中含有单质碘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4)溶液b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选择是__________。

(1)溶液a中加入稀H2SO4、H2O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式为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实验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
(3)证明溶液b中含有单质碘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4)溶液b中加入的试剂X可以选择是__________。
A.酒精 | B.苯 | C.乙酸 | D.四氯化碳 |
15.
某实验小组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后,联想到H2O2分解制备氧气,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甲和实验丙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乙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min内6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0~20s的反应速率v1=__________mL/s,100~120s的反应速率v2=__________mL/s。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二者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编号 | 温度 | 反应物 | 催化剂 |
甲 | 25℃ | 试管中加入3mL5%H2O2溶液 | 1mL蒸馏水 |
乙 | 25℃ | 试管中加入3mL5%H2O2溶液 | 1mL0.1mol/LFeCl3溶液 |
丙 | 40℃ | 试管中加入3mL5%H2O2溶液 | 1mL蒸馏水 |
(1)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甲和实验丙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乙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min内6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s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
气体体积/mL | 实验乙 | 15.0 | 29.5 | 43.5 | 56.5 | 69.5 | 81.5 |
0~20s的反应速率v1=__________mL/s,100~120s的反应速率v2=__________mL/s。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二者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